1. 用朗讀與默讀相結合來加強記憶
宋代教育家朱熹早就教導書院學生要大聲朗讀, 所以朗讀一直成為語文、歷史、外語等課程的傳統要求。因為朗讀可以通過視聽雙重感官向大腦皮質輸送信息。但是心理實驗發現:記憶外語單詞, 默讀數遍之后再進行朗讀, 效果更佳。
2. 用配位置、編故事、教字聯想幫助記憶
要記憶一大堆互不相關的單詞, 可以進行位置分配或編串成簡單而又離奇的故事來幫助記憶, 前者稱為“位置關系記憶法”, 后者稱為“故事敘述記憶法”或我們精英特軟件中的“奇象順序記憶法”。
還有一種“ 數字聯想法” 1、2、3、4、5、6、7、8、9、0 十個數字, 分別代表: 電線桿、鴨子、耳朵、帆船、手、蝌蚪、拐杖、不倒翁、湯匙、游泳圈。需要記憶數字時, 就把代表數字的幾種事物串聯成一句話, 越離奇越好。例如, 想記住594102 這串數字,就可編成: “ 帥哥手里拿著湯匙, 站在帆船的甲板上, 好奇地望著岸邊電線桿上站著一只戴游泳圈的鴨子。”
3. 通過復習提高記憶維持率
經驗表明, 如果只學習一次, 即使當時覺得記得很熟, 但9 小時后可能忘記殆盡。但如果不斷復習, 卻可以大幅度減少記憶遺忘量。根據教育心理學家T·布瑟和P·拉塞爾的研究, 復習時間安排的最佳效果是: 第一次學習45 分鐘的內容, 10 分鐘后復習5分鐘; 1 天后再復習5 分鐘; 1 星期后再復習3 分鐘; 半年后再復習3 分鐘。這樣復習多次后, 再回憶就很容易了,并且多次復習之后終身不忘。
4. 高度集中注意力最容易記憶
注意力是指發覺一件事物或現象后, 把意識固定在該事物或現象上。如果達到“意識焦點化”, 就最容易強化記憶。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 記憶力等于注意力。但是, 要想高度集中注意力, 就必須保證身心健康。通常有14 種生理心理現象, 是影響注意力的原因, 必須盡量避免: 精神刺激、壓力、心情郁悶、自卑、過度緊張、噪音、假象或偏見、身心的律動無法平衡、睡眠不足、過度疲勞、抽煙喝酒過量、相似記憶重疊、老化。
5.根據自己的智慧類型來組合幫助記憶
美國哈佛大學迦德納博士根據人的能力特征,把天賦智慧分成以下7種類型:
a 語言智慧型: 使用語言讀書、寫作和溝通的能力。
b 數學邏輯智慧型: 擅長推論、計算等邏輯思考能力。
c 視覺、空間智慧型: 有在心里想象事物或未來的能力。
d 音樂智慧型: 擅長作曲、歌唱、體會或欣賞音樂的能力。
e 身體運動感覺智慧型: 擅長肢體動作。
f 人際關系智慧型: 能與他人有效溝通、融洽相處或善于交涉的能力。
g 自我內省智慧型: 具有自我分析、內省和直覺理解事物的能力。
以上七種智慧型, 對每一個人而言, 雖然各自側重一種, 但這只是為主, 還必須兼有其他一二種, 因為沒有哪一種工作或職業只需要一種能力就行的, 必須一專多能才行。例如律師, 主要以a型為主, 但還需兼有b型的數理邏輯智慧和f型的人際關系智慧。其他職業也可以此類推。每個人了解自己的智慧類型后, 再作這種適當組合, 不但可以知道自己該采用何種學習方法最有效, 而且還可以想法刺激另一半不常用的腦部, 促使雙腦互動, 記憶效果會更佳。如ab型的人常用左腦, 就該刺激右腦; cd 型的常用右腦, 就該想法刺激左腦。
遵循學習六步驟可有利于記憶, 這六個步驟是:
stp1. 進入最佳心靈狀態。排除心中雜念、恐懼、不安、煩躁等壓力和負擔, 盡量充分發揮自我想象。
stp2 . 以最適合自己的形態取得資訊。即以最適合自己的感覺特性形態( 視覺型、聽覺型、運動感覺型) 輸入相關資訊, 新的資訊可稍微加工, 以容易記憶最為重要。
stp3 . 深入學習。先掌握所學內容大綱, 再從小處著手深入, 即先立骨架, 再補血肉。引發正面情感( 如快樂等) , 會記得長久。
stp4. 重要內容要烙在腦海里。記憶可幫助整個學習內容的重點項目。利用最適合自己的記憶技巧正確記憶。
stp5 . 嘗試面對群眾。試著在大眾面前談天或講述, 有助于加強記憶, 而且還可以了解自己哪些地方還學得不夠透徹。
stp6 . 回顧檢查。以上步驟結束后,應總結檢查做得好的地方和不足之處, 并找出原因為下次作參考。
6 利用最佳時段加強記憶力
心理學實驗表明, 記憶的最佳時段是學習中開頭時段、剛結束時段和具有醒目效果的時段。例如讀書、上課、參觀、聽報告、看演出等活動, 如果連續幾小時, 常常是活動的開頭階段和剛結束時候記憶的印象最深刻。由此教育家主張把學習再細分若干時段, 來增加更多的開頭、結尾最佳記憶時段。同時設法突出醒目效果, 如提煉有意味的彩色標題, 用紅筆在書上圈畫點線, 來突出視覺上的醒目效果; 營造沁人心脾的芳香環境( 灑香水、帶黃桷蘭、到桂花樹下或花叢中) , 突出嗅覺效果幫助記憶等等。
7. 選用適合自己優勢的感覺類型幫助記憶
優勢感覺類型可分為: 視覺優勢型、聽覺優勢型、運動感覺優勢型三種。視覺優勢型觀察人時, 很注意對方的面部表情, 休息時通常看書或看電視; 講話速度快, 少廢話; 一旦動怒便開始沉默;藝術方面偏愛繪畫; 回憶事情時, 腦海里總是先產生影像。聽覺優勢型善于辨識或模仿各種聲音;藝術方面偏好跳舞或雕塑; 身體受到拘束無法自由時, 便開始焦躁不安; 想不出單詞時會嘗試寫寫看; 一旦動動怒就會揮拳相向或捏緊拳頭; 休息時多專注在電玩或運動; 講話時有身體語言, 且速度較慢。運動感覺優勢型觀察人時很注意對方講話的音調; 講話聲音清晰, 速度中等; 藝術方面偏愛音樂; 看書或工作時, 一有噪音就會分心; 一旦動怒便不由自主地大聲吼叫; 談到小說電影時, 最先回憶起臺詞或主題曲。
每個人的特點優勢可能各有側重, 但最基本的仍是視覺優勢型, 一般而言, 在學習中視覺的作用約占70%, 聽覺約占20%, 運動感覺約占10% 。故一般原則是: 在視覺型的基礎上再適當加重各人側重的優勢型比例( 三種類型中選加一種) 。例如可在下列幾項學習方法中選用幾種來調整加重各人側重類型的比例:
I. 默讀教材;II. 在腦海里回想看過內容的影像,也可把重點寫下來; III. 聽別人念或自己念剛才同樣的部分, 或錄音后再反復聽; IV. 在閱讀或聆聽過程中加入來回走或其它身體動作, 演講更須加強練習此項;;V. 腦海里不斷重復念, 或朗讀一次再默念一次, 如此多次循環; 重要部分劃底線或用熒光筆做記號;VI. 盡量把內容畫成流程圖或直接圖解;VII. 模擬有聽眾, 大聲講出記得的部分。
在以上7項中, 視覺優勢型可加重I II III IV四項; 聽覺優勢型可加重III V兩項; 運動感覺優勢型可加重IV VII 兩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