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兩篇文章中,我談了我對“音讀”這個概念的看法,也從
消除音讀對速讀的幫助上,談了消除音讀作為速讀訓練起點的習慣養成意義。在這里,我主要以我消除音讀的訓練經驗,來談談我為什么覺得精英特軟件是能夠消除音讀的。
目前,軟件中消除音讀項目共有5項訓練:單一節奏訓練、位置循環訓練、變奏位置訓練、無聲看圖和無聲思考,其中,前三項都是手指敲擊訓練,后兩項無聲看圖和無聲思考在我看來則是腦洞想象。
總的來說,手指敲擊訓練這3項就是左右手指跟著節奏敲擊。不同主要體現在手指敲擊的節奏和位置,我簡單歸納了一下(如下圖):
從表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這3項訓練對手指敲擊的難度要求是不斷增高的,而項目訓練的要求目標是:閉上眼睛不看屏幕上的提示,只聽聲音就能準確敲擊手指。
手指敲擊節奏訓練的設計剖析
為什么要設計成用手指敲擊訓練?這種訓練方式為什么能幫助消除音讀呢?我個人的理解如下:
1.以節奏音提示代替字符暗示,省去音讀的步驟。
我們傳統的閱讀當中,常把音讀當作幫助理解的方式,而在
節奏訓練中,以節奏音作為手指敲擊的暗示,沒有閱讀內容,甚至沒有需要理解的文字,讓音讀根本無法存在。
2.在一心不能多用的情況下,節奏音提示和敲手指占去大部分注意力,使大腦無法分心音讀。
我們會在閱讀材料時音讀,是因為除了眼睛瀏覽、音讀和大腦理解外,沒有別的事分走我們的心神,而節奏訓練中并沒有需要理解的文字出現,且提示敲手指的節奏音從最初的單一節奏到變奏,手指敲擊的位置從單一到前后變化,尤其到變奏位置訓練時,隨著不規律的節奏音,雙手要準確地敲擊前后不同的位置,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莫說沒有文字,即使有文字,也無法專心音讀了。
3.培養無聲和節奏閱讀習慣。
做任何事都需要一種節奏,節奏感會讓生活和工作充滿條理。同樣,閱讀也是如此,有節奏的閱讀是快速閱讀訓練的重要條件,在節奏閱讀中保持無聲,且將之長久訓練形成習慣,有助于我們在日常實際閱讀中以有節奏的閱讀代替逐字的音讀,一步步改掉音讀的慣性。
無聲訓練部分
精英特中無聲訓練包括
無聲看圖和無聲思考訓練,為什么覺得無聲訓練可以幫助消除音讀呢?我覺得“無聲”與“音讀”正好構成彼此對立的閱讀方式,好了,先看看為什么會音讀,再來談無聲訓練是如何消弭這些因素的。
傳統閱讀中音讀的原因:
①保持對閱讀文字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尤其是伴隨指讀);
②幫助在閱讀過程中整理思路,理解文章意思(音讀過程中理解所讀內容);
③長期的音讀形成閱讀慣性。
精英特軟件無聲看圖和無聲思考的設計剖析
1.無聲看圖和無聲思考改變了傳統的以文字組織語言的思考方式,全程沒有音讀的參與。
我們傳統的學習材料多是由長篇抽象的文字堆積而成,我們的思考方式也多是將思路在大腦里“說一遍”,再表現到口頭或書面上。這種思考方式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我們的音讀習慣。而無聲看圖和無聲思考,都是以畫面的形式展現,中間沒有文字思索的存在(無聲思考雖然是成組的字詞,但它的展現方式是放大的字體、鮮艷的顏色和位置的分離,而不是純粹的文字堆積;它的訓練要求也是形成形象的畫面,與傳統的文字形成思路和文字回答問題不同),也就無法音讀。
2.無聲看圖提高專注力、對關鍵信息的提取和邏輯思考能力,幫助閱讀過程的文段理解,以取代音讀。
曾經的我們習慣用音讀來幫助自己注意和理解文章,而觀察圖片過程中的專注和對圖片關鍵信息的提取、整合與重構都有助于提高對文字閱讀的專注、對文章中關鍵信息的提取和對文段的綜合理解與邏輯思考,使我們逐漸不再把音讀當成保持注意力和理解文章的“稻草”。
3.無聲思考提高對抽象材料的形象轉化能力,有助于提高對文章的整體理解和把握,同樣取代以理解為目的的低效音讀。
我們傳統的音讀式閱讀,看似幫助了理解,但實際得到的卻是一個個獨立的字義、詞義,需要逐字逐句地組合成句意、段意才能理解全篇;而無聲思考訓練則是以理解過的語言材料為內容,在實時閱讀中不斷形成表示語意的形象畫面;相比之下,后者的瞬間會意比前者的意義不斷組合再組合要快得多,且這個不斷融合表意畫面的過程從來就沒有音讀存在的必要性。
總結
想通了消除音讀訓練項目背后的設計思想,我個人在訓練這些項目時就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會按照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訓練,比如,目前我訓練起來有難度的是無聲思考,難題在于個體形象的畫面融合,分析后的結論是自己在信息整合能力上尚有欠缺。當然,這只是我基于目前的速讀訓練實況的思考,或許以后還會有新的想法。
想要建議大家的是,訓練時一定要注意思考為什么要訓練一個項目,以及訓練這個項目對自己到底有什么樣的收獲。這樣,才不會讓自己因為茫然而找不到正確的
學習方法,影響學習進度。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學員原創文章 作者:王夏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