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位置:首頁 >> 方法技巧 >> 家長必讀:兒童閱讀的20條實用建議
家長必讀:兒童閱讀的20條實用建議
1.為孩子精心挑選童書。注意并非所有帶圖的書都是低幼兒童讀物。家長應該選擇那些符合孩子特點的、孩子能理解的、文字簡練、畫面流暢的童書。
2.優先考慮圖書。豐富的圖畫可以為孩子提供視覺線索,有助于其了解書中的內容。
3.圖書的章節要短,句子也要短。這樣容易讓一個小讀者不時地得到成功閱讀的激勵,一章一章、饒有趣味的讀完全書。
4.可以選擇一些真實的故事。通常,大班的孩子已經準備好閱讀更多與己有關的故事情節了。
5.尊重孩子的興趣。幫助孩子了解圖書的基本結構(封面、書名、目錄、頁碼、扉頁、封底等),讓孩子擁有挑選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的權利,會使孩子更自信。
6.選些你小時候喜歡的書與孩子分享。把你兒時的快樂轉變為孩子現在的驚喜,這也會讓你感到其樂無窮。
7.幫助孩子有效的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由于孩子年齡小,不懂得怎樣去看,有的只會無目的地亂翻,有的把書倒著看也不曾察覺,還有的只會講書上有什么人,什么動物,卻不知道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系,無法從閱讀中享受到更多的樂趣,這些都需要家長的幫助和指點。
8.在欣賞書中圖畫的時候,家長可適當的進行提問,啟發孩子發揮想象,也可以分角色進行對話,幫助他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提問的時間安排比較靈活,既可以在閱讀前提出問題,讓孩子帶著問題去看、去聽、去想,也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提問,幫助孩子梳理故事的內容,從而促進孩子思維能力的發展。
9.在閱讀前,家長可以將故事中出現最多詞語制成卡片,讓孩子在閱讀中聽聽、認認,在愉快的氛圍中認識一些簡單的字、詞。
10.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那些孩子一時不能理解的字詞,家長應該耐心解釋,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讓孩子多次運用這些字詞,潛移默化的培養孩子對語言的理解力和敏感性。
11.讓孩子復述故事。對年齡稍大一些的孩子,可讓其在看完圖書后,復述故事的內容。鼓勵孩子大膽表述,盡將意思表達完整。
12.為孩子提供一些兒歌或淺顯的古詩。在孩子熟悉理解的基礎上,家長可以鼓勵孩子把兒歌、古詩畫出來,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13.對于那些蘊涵著教育意義的故事(比如:《孔融讓梨》),家長和孩子閱讀時,應循循善誘。要知道,孩子是從“自我中心”逐漸發展到能夠想到他人的,而閱讀則使這一“愛”的啟蒙教育更加自然、有效。
14.一本好的圖書,可以指導孩子閱讀多次。每一次提出不同的問題或要求,由易到難,能大大增強孩子閱讀的興趣,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
15.適當選擇一些優美、有趣的文學作品。讓孩子欣賞,陶冶其情操,從而不斷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
16.教給孩子愛護圖書、整理圖書的方法。孩子看過的一些舊圖書,不要隨便丟棄,不如和孩子一起歸類保存。另外,和孩子一起剪剪、貼貼、畫畫,把舊圖書做成一本新的圖書也非常有趣。孩子往往會樂此不疲。
17.閱讀不僅僅是為了識字,不能以識字的多少給孩子貼標簽。英國也很強調兒童的早期閱讀,但他們采用的是推薦書目的形式,不論最后孩子完成了多少,他們都認為孩子很棒。
18.識字和閱讀不可分,盡量讓孩子在閱讀中識字。現在市場上的識字卡片實際上就是脫離了閱讀的識字。這樣的識字非常機械,無助于培養孩子的語感。
19.盡早提供閱讀的機會.即使是嬰兒也能從閱讀中獲益,不論是自己“看”書或是聽父母念書,都能刺激其腦部發育,影響深遠。
20.珍惜親子閱讀的快樂時光。對孩子來說,與父母一起閱讀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這對于拉進親子間的距離,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是十分有益的。
(來源:新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