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記筆記,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筆記本必不可少”,然后不由自主地聯想起坐在教室里邊聽講邊奮筆疾書的情景,又或是閱讀時一本書、一支筆、一個本兒,一絲不茍做讀書筆記的樣子。總之,記筆記=鄭重其事地做記錄。
但其實,做筆記的方法遠不局限于
康奈爾筆記、主題分類筆記以及精讀時的筆記。我們沒法無時無刻不帶著筆記本,卻應該嘗試隨時隨地通過記筆記來固日常所學。
“移動筆記法”就是一個更加輕松、靈活的記筆記方法。“移動”對應的是英文中“portable”一詞,也就是“便攜的、可移動和攜帶的”之意。筆記如何“移動”起來呢?這就有賴于記筆記的工具了一一便利貼和閃示卡。便利貼大家一定不陌生,這些正方形長方形的彩色貼紙是文具店里擁有極高人氣的存在。“閃示卡”的英文是fashcan”,在西方國家尤其流行,是幾乎每個學生的必備學習工具和便利貼的差別在于不帯貼膠,主要由學習者隨身攜帯使用(比如放在口袋里)。
移動筆記法相較傳統筆記法的一大優勢不言而喻:可以攜帶、可以隨時隨地査看和使用。另一個優勢也很明顯無須耗費過多時間和筆墨做詳細記錄,只需把涉及知識點的關鍵詞、關鍵定理等言簡意賅寫在便利貼/閃示卡上即可。

這個方法既適用于課堂聽講做記錄,還能在考前沖刺復習時發揮奇效。當同學們備戰重要考試時,需要復習的知識點繁雜瑣碎,還經常四散在課本、教輔、筆記本等各種學習材料里。這時侯就可以把關鍵知識點寫在便利貼上,再將便利貼貼在醒目區域,比如書桌上、床頭柜上或者冰箱門上,之后每次經過時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査看和復習。
右側圖展示的是我在哈佛宿舍的面墻,上面貼了兩種顏色的七張便利貼,一種顏色對應一門課,記錄的是我過去一周時間里在商業戰略課和創業課上學到的“熱騰騰”的核心知識點,每天都能輕松査看。根據對課業內容的掌握情況,我平均每周貼5-10張便利貼筆記,第二周再更新的貼紙,用于記錄和溫習新一輪的知識要點、難點。通常而言,我不會讓便利貼“過周”。也就是說,前一周記在便利貼上的內容必須在當周結束前理解透徹,絕不拖延到下一周,以致變成“慢性疑難雜癥”。
用閃示卡做關鍵知識筆記的方法略有不同。首先準備好一定數量的flashcard;隨后在卡的正面寫下一部分信息,在背面寫下另一部分信息。比如,正面記錄一個問題,背面寫下針對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以及所涉知識點。如果用閃示卡筆記法背單詞,就可以在正面寫中文釋義,背面寫相對應的英文單詞、音標、詞性和例句。最后,把準備好的閃示卡放在書包或口袋里,隨時拿出來復習、自考。高三上學期用10天攻克4000個GRE難詞時,我就買了厚厚兩大摞閃示卡,每天睡前抽出10-15分鐘,把尚未背會的單詞一一記到卡上在之后幾天里不斷回顧自測,直到完全掌握為止。
不管是用便利貼還是閃示卡,移動筆記法都可以幫我們提高在碎片時間里的
學習效率,非常好用。用這個方法周也許覺察不到明顯變化,但如果能堅持一個月、半年、一年,你一定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夯實所學、獲得長足進步。(李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