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上班族,你是怎樣利用自己的碎片時間呢?據小編所知,給自己充電、進行深度閱讀是當下比較流行的做法,一般說來,
深度閱讀對一個人的
思維能力、專注力都有很大的提升。但問題來了,作為上班族的你要怎樣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時間并完成深度閱讀呢?以下有兩種方法。
方法一 : 以時間為單位
● 15分鐘法則
以15分鐘時間段為單位,確定15分鐘的時間規劃,全身心地投入,不被外界干擾,在15分鐘的過程中,你可以選擇看一個精華內容、一個話題、一個集錦,如知乎出版的《知乎周刊》或《知乎周刊Plus》。當15分鐘結束,在根據自己的狀態和情況以及想法選擇繼續下一個15分鐘或者做其他的事情,以此為循環。
●一小時法則
在每天的某個時間段抽出一個小時,利用這段時間去執行自己當天最重要的任務事項,最大化地擴充知識面,深入地進入某個領域。
●24小時法則
設立一天一個目標,三天一個階段目標,如一天讀一個專題,三天了解一個領域。根據21天效應,不斷達成每15分鐘,每小時、每一天、每三天的閱讀計劃,培養出一個更科學的閱讀習慣。
方法二 : 從閱讀場景出發
●通勤閱讀
對于一線城市的許多職場人群而言,每天的通勤時間或許是利用率最高的閱讀時間了。然而,公共交通環境擁擠、嘈雜本身就非常容易讓人心浮氣躁,早晚更是大量微信公眾號的推送高峰,時間就在瀏覽形形色色的推送消息中溜走。此時,如果你能適當選擇一定領域下短小精悍、角度輕松有趣的電子書產品,再結合通勤時間的長短,參照時間法則做出合理選擇,是有助集中注意力的。
●睡前閱讀
利用睡前時間閱讀是最佳途徑,終于處理完了白天的工作,或是暫時失眠,可騰出睡前一小時進行深度閱讀,嘗試一個全新的思路,去了解平時所專注的領域,或者深挖個人知識體系中某個平時不曾注意的問題?勺裱恍r法則,完成自己一天中特定一小時的閱讀規劃。
● 周末閱讀
除了日常通勤與睡前的時間,在周末的某個下午或清晨,利用相對完整的1-2個小時,進行沉浸式的閱讀,也是不少人的習慣。對于具備此類條件的人而言,更成體系、更具有結構化的內容,才能更好地發揮“大碎片”時間的價值。
總之,在閱讀時,既要充分考慮時間的因素,以15分鐘、一個小時、一天、三天、21天每個碎片化的時間和時間段出發,更好地進行閱讀規劃。同時,把業余碎片化的時間融入到生活的不同場景中,進行短時間深度閱讀,對自身知識體系的補充和深化,科學地完成自我提升。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