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壓力下,不論你正處于人生的哪個階段、做著什么樣的事情,你一定或多或少感受著壓力的存在。
下面介紹6種本人親測有效的抗壓、減壓好方法:
行積極心理暗示的做法很多,非常簡單的一種是在身處壓力旋渦時多說鼓勵自己的話,除了說“我能行”,還可以用下面這些“臺詞”:
“我是最棒的!”
“我一定會沒問題的!”
“我馬上就能渡過這個難關,妥妥的!”
“我這么厲害,任何困難都休想擊敗我!”
“這點挑戰算什么?更大的挑戰我都戰勝過!”
“不管是什么壓力,我都可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我×××(自己的姓名)是天下第一,有我怕的事兒嗎?哼哼!”
大家別笑話最后這條有點“不可一世”的臺詞,這還真是有幾次被短時壓力和緊張感包圍時,我默默對自己說的話,確實很有效。
除了口頭上進行積極暗示為自己打氣、驅散壓力外,大家還可以嘗試將自我鼓勵落在紙上。做法不復雜:拿幾張彩色便利貼,在上面用大號字寫下正能量滿滿的話語,接著將這些紙片貼在自己經常能看到的地方,比如床頭柜、寫字臺、書架上等。寫得越生動越好(比如除了寫字,還畫代表“加油”的圖案),貼得越多越醒目也就越有效。在背負壓力前行時,如果你能被這些“加油貼”環繞著、陪伴著,你將會獲得更多戰勝當下挑戰的勇氣。
大家一定別小看了積極心理暗示的效果。除了我自己的例子能證明此法有用,醫學臨床實驗也得出了類似結論。比如,給病人吃安慰劑,雖然很多安慰劑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或糖,壓根兒不是治療器質性病變的真正藥物,但不少病人在服用安慰劑時因為積極的心理暗示(“吃了這個藥,身體就會好起來”),病情在一段時間之后真的得到了緩解,這就是著名的“安慰劑效應”。
所以,在面臨壓力時,一定要有意識地開啟積極的心理暗示,讓正面力量成為幫助我們渡過難關的加速度。
他人經歷排壓法
在時間允許的前提下,建議可以使用“他人經歷排壓法”的方法來減壓。這個方法聽上去有些玄乎,其實就是通過別人的境遇、經歷來為自己紓解壓力、重燃信心,有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意味。
“他人”是指哪些人?主要是兩類人。一類是現實生活中與我們身處相似壓力境遇,并且能直接交流的這些人;另一類“他人”并不存在于我們現實生活中,但也可以陪著我們扛過現階段的壓力,他們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必須有過特別艱難、痛苦、不幸的境遇(“壓力源”):二是必須最終戰勝了困難,完成逆襲并成為贏家(“勵志行動”),想必大家已經知道這樣的“他人”何處尋了——沒錯,就是在文學世界和電影作品里。
萌寵療愈法
累了、倦了、壓力大了的時候,試試和小動物們親密接觸十分鐘,這個方法對喜歡寵物的朋友尤其有效。在哈佛商學院每學期期末考試前的復習周,學校教務處都會和波士頓當地的家養動物關愛協會合作,把“萌化了的”各種小動物請進校園,讓學生們自由接觸、撫摩。將溫馴的小香豬、小羊羔、小兔子、小貓咪、小奶狗抱在懷里,和軟乎乎的它們親切互動時,一切壓力和煩惱都會被拋到腦后。
淋漓釋放法
暢快淋漓地做一件(正當的)事以起到減壓目的。“初階版”的方式包括攀巖、喊山。在學習或生活中遭遇不快時,通過大聲喊山或唱歌,能起到有效紓解學業壓力的作用。
貓式打盹兒法
養過貓的人一定會發現,貓咪特別愛睡覺,但它們的“覺”鮮有長時間深度睡眠,而是“一小覺、一小覺”地打盹兒,短則十分鐘,長的時候也很少超過一小時。
實際上,當我們倍感壓力和疲憊時,就一定不要再硬撐著繼續干下去,那樣只能事倍功半。此時,大家可以嘗試小睡15到20分鐘,哪怕睡不著也不要緊,只需閉目養神、盡可能
放空大腦,讓自己安靜地與世隔絕一小會兒,就能或多或少減輕些壓力感、負擔感。
未來想象法
再難過的坎兒,也總會有過去的那一天。與其深陷眼前的壓力旋渦,不如嘗試說服自己抽離出來,多想想度過壓力之后的美好生活。臺灣著名藝人蔡康永說過一段話,很能助人減壓,在這里和各位分享:“挫折感很大,覺得很難熬的時候,可以閉上眼睛,想象自己已經是十年之后的自己,置身一段距離之外,轉頭去看正在遭遇的那些事,練習這樣做,心情可能會平靜些,知道眼前這一切,都會過去。”
其實,壓力一點都不可怕,全在于我們如何與之相處。我希望大家能通過本文的這幾種方法,盡量減少壓力產生的傷害、放大壓力帶來的積極效用。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也表明,很多生活特別幸福的人,絕非沒有壓力,而是在遇見壓力時能保持樂觀的心態、飽滿的斗志,進而在壓力的驅動下,完成一件件讓自己驕傲的事情。當然,也在不斷應對壓力、戰勝壓力的過程中,練就出強大而寵辱不驚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