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學友都對舒爾特表訓練比較頭痛,我自己也一樣,但經過這段時間的不斷摸索和總結,我也得出了一些做舒爾特表的小技巧,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文字舒爾特表訓練的難度高于數字舒爾特表訓練,所以,會出現數字舒爾特表訓練成績高而文字舒爾特表成績低的問題。這個問題,或許只能等待我們的視幅不斷擴展之后才能解決。
關于做舒爾特表的小技巧,我總結了5個
1、圓心+死角(視幅中心+四角查漏補缺)。
2、表中四分法(把整個正方形表格沿中線平均分為4部分)。
3、西瓜芝麻一起抓,未雨綢繆(做訓練時有意識地積累看到但暫時用不上的數字)。
4、尋找數字特點,減少搜尋精力(利用數字異同)。
5、預先速記,變相“作弊”+速記實戰(把舒爾特表當做速記的實戰戰場)。
第一種:視幅中心+四角查漏補缺
舒爾特表既然是針對
視幅擴展的實戰訓練,必要的視幅是通關舒爾特表的基礎。所以,我們可以將自己的視線分為視幅內視線和視幅外視線,視幅內視線是我們可以看清的部分;視幅外視線是我們可以大致看見卻看不清楚的部分。
表現到舒爾特表中,就是表里居于中心位置的部分是我們的視幅,居于四角的部分往往是我們的視幅看不到或看不清的部分,所以,可以按照“視幅部分與非視幅部分相結合”的方式做舒爾特表訓練,即“中心+四角”或“圓心+死角”。
第二種:表中四分法
把整個大大的正方形舒爾特表分為均分的4個部分,即一個大正方形=4個小正方形的和。于是,整體的舒爾特表訓練就變成了4個小舒爾特表訓練的總和。這種方法可以用來做自己確實通關有難度的舒爾特表,如我個人目前7*7基本通關率70%、8*8剛入門。
用這種4個小舒爾特表訓練相加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搜尋速度,因為縮小后的舒爾特表不再有視幅盲區,可以保證對視線內范圍的全視幅覆蓋;但這種方法要面臨視線焦點移動速度的挑戰,要加快視線在4個小舒爾特表之間的跳躍,以減少時間的消耗。
第三種:西瓜芝麻一起抓,未雨綢繆
無論是數字舒爾特表還是文字舒爾特表,都是要求按照一定的順序來點擊表中數字或文字的,但是因為表是亂序排序的,我們最先看到的數字或文字未必就是我們需要立刻點擊的,但是我們可以在腦海中預先記下這些數字或文字的順序,在需要的時候再來點擊。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節省時間,但要求我們要有足夠的速記能力,在速記的同時不耽擱搜尋目標數字或文字。
第四種,尋找數字特點,減少搜尋精力
這種方法專門針對數字舒爾特表,因為數字總共就只有0、1、2、3、4、5、6、7、8、9,無論數字舒爾特表的總數有多大,都只能由這些數字組合而成,所以,當我們在搜尋11——19序列時,實際上只需要把視線聚焦在個位的1、2、3、4、5、6、7、8、9上,搜尋實際工作量大大減少。
按照這樣的思路,如需要找30以內的數時,只需要把眼光定在十位是3的數上,再聚焦個位的數字1——9即可。
第五種:預先速記,記完再點
即精英特官方老師所建議的,先把表中的數字或文字看完,有個大致印象再做訓練。這種方法相當于把舒爾特表當做了一種記憶訓練,按照記憶中數字或文字的位置來點擊表中相應的位置。
個人曾經認為這種方法對于擴展視幅訓練來說,算是一種變相的“作弊”,但后來想想,若是把它當做速讀速記的綜合訓練,也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在搭配這些技巧的同時,我覺得還一定要加上自己所能夠使用的所有速讀元素,比如盡量加快速度、擴展視幅,總之,訓練前期越能節省時間,到真正遇到視覺盲區的數字或文字時,就能有越多的預留時間,通關的可能性就會越高。
當然,技巧只是用來讓我們“錦上添花”,卻不一定能“雪中送炭”,所以,既然是針對視幅擴展的訓練,我們就要把視幅擴展這個重心放在心上,不斷擴展視幅,才能真正持續把舒爾特表做好了。
原創作者: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學員: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