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開始清單任務這個方法后,我每天的工作效率提升了不少、還減少了不少時間浪費,但是看著時常被剩在清單上,一拖再拖的任務,我的內心充滿了內疚感,如何才能保證每天的清單任務被全部完成?怎么才能不僅僅是把完成每天的清單任務當做每日目標,還能充滿成就感?
被這些問題困擾著的我,一直在想辦法解決,從減少干擾、專注做事,到為每一項任務設置截止時間,可是最終的實施效果都不理想,經過仔細思考后,我意識到自己在完成清單任務中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畏難情緒”。什么意思呢?就是每天清單上的任務,我一般是從挑選清單上比較容易完成的事情先做,最后就把最難的任務剩下了,如此,就造成了開篇我提到的問題:清單上時常剩下任務,而且一再被拖延。
如何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還是先說說“畏難情緒”這個問題吧!其實很好理解,避重就輕、追求自然和輕松是每個人的本性,還有追求完美的性格特點,導致自己認為沒思緒就不能去做,因為做了也許也不對,還不是要重新做,那又何必浪費時間,白折騰呢?倒不如好好想想,等想好了再做,一次就成功,多好啊!看吧,多么完美的借口,于是,
拖延癥的作用下,一拖再拖,困難的任務也就總是重復出現在清單上,自己看著清單上時,內心難免充滿愧疚,更多的是缺失了一種沒有完成有難度事情所帶來的成就感。
找到了問題的原因所在,解決起來就會相對容易一些。那怎么解決呢?在看了一些相關的時間管理方法后,我找到了解決之道——
時間管理的四象限法。
時間管理四象限法,是通過把要處理的事情按照緊急、不緊急、重要、不重要的排列組合形式分成四個象限,從而幫助我們有效管理時間。
第一象限:主要是一些緊急又重要的事情,需要及時解決,所以不可以拖延,應該首先處理;
第二象限:主要是一些緊急不重要的事情。比如電話、會議和突然來訪的客人等,雖不算很重要的事情,但卻需要及時處理才行;
第三象限:主要包括一些不緊急但重要的事情,比如那些與我們生活品質相關,培訓、學習、長期的規劃等事件;
第四象限:主要是一些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情。通俗說來,大多都是些瑣碎的雜事,比如發呆、上網、聊天、看小說等等,看上去有些浪費時間的嫌疑,不過這一象限的事情用來調劑前三個象限的疲勞,也不失為一種不錯的方法。
搞清楚了時間管理四象限的用法后,我把每天的任務清單列出來,然后按照緊急且重要、緊急但不重要、不緊急但重要、不緊急也不重要進行分類。比如,我每天工作中,發布公眾號文章是有時間要求的,必須在18:00發布,其他事情沒有時間規定,于是寫文章、排版處理文章等與發公眾號文章相關的任務就成了緊急且重要的事情;其他一些例行的工作以及提升自我技能方面的學習,雖然不緊急,但每天都要完成,所以屬于重要不緊急的一類;另外還有突然事件,比如臨時會議等,可以歸為緊急不重要;還有一些與工作無關的生活瑣事,比如,取快遞、聚餐、鍛煉等,就是不緊急也不重要了。
如此分類好之后,我就不用再為每天先做哪些事情而操心了,而且還有效避免了避重就輕的做事順序,從此,也不會出現每天清單上只剩下有難度的任務完不成,內心充滿歉疚感!同時,還會因為每天都完成了清單任務,高效管理時間,提高工作效率,特別是挑戰有難度的事項,獲得成就感而信心滿滿呢。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原創文章
作者:T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