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心態決定命運,乍一聽來有點虛,其實不然。因為不同的人面對同一件事情會有不同的感受、思考和行動,從而會有不同的結果。其中影響我們感受、思考和行動的基礎就在于“心態”。也就是說:心態會影響我們的思考,促使我們做出不一樣的行動,得到不一樣的結果。
既然一個好的心態能導出一個好的結果,那我們該如何建立一套良好的心態,打造自己的“成功腦”呢?
1、正向地思考和面對
我們所遭遇的大部分事情都沒有好壞之分,一切都是來自我們的認知(看問題的角度和維度),因為你覺得好,它就是好;你覺得壞,它就是不好。所以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或者面對阻礙時,不要回避,要直面它,試著去關聯正面經驗、正面地思考,把這些阻礙當作是一種學習的契機。比如飛機延遲起飛,與其悶悶不樂或抱怨,不如正面地去思考一下接下來的時間我要怎樣安排,因為飛機延誤造成的后果我要如何處理等等。
2、轉換或重建內容
當你面對一件自我感覺很糟糕的事情時,試著去轉換事情發生的畫面情景,讓它變得有趣、變得不那么讓人煩惱。比如明天有一場很重要的演講或考試,這讓你很緊張、焦慮,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回憶一下你曾經經歷過或看到過的有趣的相似畫面、成功經驗;或者想象一下事情已經做成功的樣子、泰然自若的樣子等等。
這樣做,除了給你一些安慰之外,還可以調整你的負面情緒,一旦負面情緒得到改變,你很自然就可以用不同的態度去面對那些你不想去想的事情,變得冷靜起來,從而讓事情處理得更好。
3、適時給自己打打雞血也不賴
也就是借由觀看或聆聽激勵人心的演說、影片、甚至話語來調整自己的心態。話語比如:我不怕千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沒有傘的孩子,必須努力奔跑;生活不是林黛玉,不會因為憂傷而風情萬種;陽光很好,我應該笑一笑;沒有不進步的人生,只有不進取的人......
4、培養成長型心態/思維
成長型的心態或思維說的是:相信自身可以透過自身的力量去學習、去改變、去突破自己原先的才華和能力,而不是認為這些能力和天賦都是天生而無法改變的。
那要如何培養成長型的心態或思維呢?在《終身成長》一書中有五個步驟:接受→觀察→命名→教育→制定計劃。
也就是:先承認自己有固定型思維,正面接受它;然后去觀察和內省,看看到底是什么事情或者什么行為激發了自己固定型
思維模式;再然后,像對待一個人一樣,給自己的固定型思維模式取一個名字,及時提醒自己;其四,教育自己要學習、要轉變,用更積極的態度去解決問題。最后,在教育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具體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而且,這種計劃列得越具體越好,再將計劃付諸實踐。比如丟掉工作以后,首先要明確原因,找到自己的不足,怎么樣彌補自己的不足,是報培訓班,還是通過網絡或書籍自學,學到什么程度再去找新的工作等等。
5、進行實時反饋
無論一開始心態再好,在堅持完成大型任務的過程中,難免會因為種種困難或原因使得心態變差,出現堅持不下去、不想繼續的念頭和行為。這時候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讓自己堅持下去呢?
除了上面的方法,你還要學會進行實時反饋。實時說的是時間,反饋說的是獎勵等行為。實時反饋的關鍵作用在于它能給我們一種“獲得感、滿足感”,從而激發出一個好心態。
①讓好處更醒目。比如攢錢買房子,就可以專門開一個賬戶,每次克制沖動消費后就把錢存到買房的賬戶里,這樣一來我們就能直觀看到賬戶余額不斷提升,這就是一種及時獎勵。
②提高額外的獎勵。比如讀完這本書之后,就獎勵自己看一部想看的電影或者吃一頓大餐。
③追蹤行為。記錄下自己的行為軌跡也能讓自己更好地堅持下去,因為它也是一種有效的反饋。比如,你要養成讀書的習慣:每當你完成了每天讀書的習慣,就在對應的日期上打一個√;或者再詳細一點,比如讀了幾頁書。這樣你就能直觀的看到自己的習慣軌跡了。
這樣做的好處是:
①把追蹤這種行動本身變成了即時獎勵,看著記錄,就能讓自己覺得在不斷成為更優秀的人,當下就會覺得很滿足,從而把習慣堅持下去。
②提醒我們不要半途而廢。無論是做什么事情,最容易的是開始,最難的是堅持。當我們想要放棄時,只要看看自己記錄的行動軌跡,我們就會意識到:都已經走了這么遠了,一旦放棄這些積累就白費了,于是就更容易堅持下來。
心態很多時候跟自身的學識、能力也是有直接關系的,所以多讀點書,提升一下自己的認知水平也是很有必要的。“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件”專業訓練提升“快速閱讀、記憶力、注意力”等方面的能力,助你實現
高效閱讀和學習!進入官網即可免費下載軟件學習試用~
文/速讀G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