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遺傳學家,1946年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獲得者赫爾曼·約瑟夫·繆勒很會記筆記,并且還創制了符號筆記法。
在上中學的時候,繆勒對生物學很感興趣,記了大量的生物學筆記,里面詳細地描述了蚱蜢、蜜蜂、蝴蝶、小龍蝦和青蛙等動物的身體結構和器官功能。后來為了能在課堂上更快更詳細地記筆記,他自己創制了一套
速記符號,因為繆勒的筆記比較詳細全面,很多同學都愿意借他的筆記用,久而久之,繆勒的生物筆記成了全班同學的參考。可是,隨著繆勒加進去的速記符號的增多,大家都看不懂了。
一天,同學吉米來請教繆勒。繆勒告訴吉米:“這些符號是我當初為了方便記憶自己創造的,幾乎所有的符號都有來源。如果學會這一套速記符號,記起筆記來就快多了。”吉米聽到這里很感興趣,對繆勒說:“你的意思是說,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速記符號,只要適合自己就可以?”“當然,但是如果大家共同創造出一套通用的速記符號,會更有利于大家交流啊,就像現在,你就無法識別我的速記符號了。”吉米想了想說:“要不這樣,你把自己的速記符號寫成小冊子后發給我們,這樣,我們班就都學會速記符號,還能交換筆記看了。”繆勒笑著說:“我最近正在編寫這個呢,你要不要幫忙?”“好啊,一言為定,下課我來找你。”
于是,每天下課后,繆勒和吉米就在教室里研究速記符號。繆勒告訴吉米:“符號要簡單容易記,不然就起不到速記的作用了,先用那些常用的,慢慢擴大,最后就會形成自己的一套符號了。自己熟練掌握后,學習效率會大大提高。”不久,速記符號研究出來了,他們把符號印成小冊子,在這一年的圣誕節,作為圣誕禮物,送給班里的每個同學。
要獲取老師課堂上傳授的知識信息,不僅要認真聽講,積極思考,還要做好課堂筆記。有統計顯示,上課45分鐘,學生只能記住75%,48小時后再測試能記住的只剩10%。而記
課堂筆記恰好彌補了這點不足,聽課質量大幅提升。
記好課堂筆記是為了幫助我們記憶和理解知識,如果單純地為了記筆記而一股腦全記下來則對學習無益。就像有些同學在上課時,只顧埋頭記筆記,大腦和手一直都在機械而緊張地“錄制”老師的語音符號,可是下課合上筆記本后,腦子空空的,想不起來老師究竟講了什么。等回頭再翻開筆記本,記得密密麻麻的,全都是老師寫在黑板上的東西。這樣的筆記通常記一學期就被束之高閣,永不見天日了。
所以說,課堂筆記不僅要記,還要會記。具體來說,記筆記要記以下內容:
老師講的重點、難點;老師寫的板書以及例證分析;記下預習時不理解或者課上沒有聽懂的地方,下課后主動讓老師幫忙解答;記錄老師講解的課本上沒有的東西。由此可見,任何人都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建屬于自己的記筆記的方法。
此外,記筆記還有一些技巧:
1.常用的字詞可以用符號表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
2.字要記得松一點,這樣改正方便。
3.記筆記要“留白”,通常記筆記頁面和留白頁面的比例為7∶3,這樣可以修改方便。
4.應用不同顏色的筆記錄,通常為紅藍筆,不要用鉛筆記錄。記一般的東西用藍筆,記公式等重點的用紅筆。
5.寫得要快,看清就行。
6.要認真聽講,課堂筆記只要簡單抄一下就行了,不要因為一節課忙著抄課堂筆記而忽略了老師講的內容。
當然,記課堂筆記不是為記而記的,是為了使用才記的,在這方面,我們要向諾貝爾獎獲得者繆勒學習,要經常看筆記,這樣不僅不會
遺忘,而且還可以在舊的基礎上補充新的認識,使記筆記的水平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