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生在語文考試時會出現時間不夠的情況,我了解了十多個學生時間不夠的原因,發現問題基本都是出在“閱讀理解”和“作文”上,要么因為閱讀理解花費了大量時間,使得沒有足夠的時間寫作文;要么作文寫得太慢,需要的時間過長。今天就來說一說,如何解決這兩個問題。
一、針對閱讀理解
首先,在做閱讀理解時,要先看題目后看文章。注意不要直接從頭到尾先將文章讀一遍,然后看到后面的問題,再回到文中來尋找答案,這樣一來,等于花了雙倍的時間來做題。應當先看好題目,而后帶著問題來閱讀,讀到與題目有關的地方先做個記號,然后繼續讀下去。等到文章讀完,對已經知道了答案的部分可以先答題,對于不確定答案的問題,再回到文中標記的地方進行提煉和思考。
其次,可以學習快速閱讀。快速閱讀可以大大縮短閱讀花費的時間,假如平時讀完閱讀理解的文章需要花費十分鐘,掌握快速閱讀之后一兩分鐘就可以讀完,甚至可以在原來的十分鐘之內多讀幾遍,那么將進一步提高答題的準確率,并為后面的作文題目預留出更多的時間。
從小培養快速閱讀的能力,有助于培養孩子閱讀學習的興趣和習慣,因為快速閱讀可以讓閱讀變成一件簡單輕松且有收獲的事情。當孩子有了一定的閱讀量之后,閱讀理解和寫作文的能力,也都會得到質的提升。
延伸閱讀:要實現高效閱讀,就要學會在閱讀中抓住重點
二、針對作文
首先,要多閱讀。積累閱讀經驗不光對做閱讀理解有幫助,對作文也有很大幫助。通過閱讀可以積累大量好的修辭手法、優秀的觀點論點和許多名人事跡,解決作文時腦袋空空、無從下筆的窘境,提高構思文章的速度。
其次,要多練筆。平時收集到的素材再多,不去實際整理和運用,就算不上真正掌握了這些知識。在練筆中可以參考下面幾個原則:
1.定期定量,要在特定的時間段內完成一定量的練筆任務,比如規定自己每周寫一篇文章,如果時間充裕的話也可以寫日記,或是用寫日記的形式每天寫一篇短文;
2.定時定字數,語文大考中要求作文800字以上,留給作文的時間需要掌握在約60分鐘以內,我們在實際作文時就要以60分鐘以內完成800-850字為標準來練筆;
3.定主題,每次練筆時都可以定一個與之前文章不同的主題進行練習。比如讀書時引發的思考、社會時事熱點、與人溝通時的談話、一場令人愉悅的旅行等等,練習不同主題的文章,可以幫助我們開闊視野,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并且更好、更靈活的去運用收集到的素材,讓我們不論面對什么樣的作文題目時都能更加得心應手。
最后,要養成工整書寫的習慣。越是重要的考試,卷面整潔就越重要。到了大考考場上才想著把字寫得清秀整潔,就算已經打好了作文的腹稿,也不容易寫完了。應當在平時做作業和寫作文時就養成工整和整潔的書寫習慣。或是時常用字帖練練字,不光可以減少錯別字,還可以熟悉許多經典詩詞,當寫好字已經形成習慣時,考試時也就不必為字跡不好、寫得慢而發愁了。
(文/麥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