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我們獲取信息、認識世界、拓展思維的重要途徑,而今,很多小孩的閱讀情況卻不容樂觀,面對閱讀亮起的紅燈,我們的家長很著急,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呢?針對這個話題,小編建議主要從培養好的
閱讀習慣和選擇適合的
閱讀形式方面去著手。
培養好的閱讀習慣的方法有以下幾點:
(1)用眼睛“看”
先從訓練眼睛開始,這個方法和我們精英特軟件中的
焦點移動訓練原理差不多,關鍵是讓眼睛跟著字“走”,閱讀才有效。具體訓練方法是:家長可拿生字卡片,在孩子眼前有規律地從右向左、從左向右、從上向下、從下向上進行移動,注意孩子的眼球是否跟著移動。同時,頭是否在動,逐步訓練至頭不動,只依靠眼球的轉動來掃讀文章。
隨著文章字數的增多,為防止孩子閱讀時丟字、加字,可讓孩子用手指指著每一個字進行閱讀,這樣孩子在閱讀時眼睛隨著手指的移動可以比較準確地找到閱讀的位置。
。2)掌握好閱讀的速度
低年級學生識字少,記憶文字還不牢固,大多數孩子閱讀的過程,還要經過大腦對字的反應過程,速度上慢一點是正常的。剛入學大概每秒讀8個字以上就可以,不能要求太高,但速度要慢慢加快,到二年級速度基本要達到每10秒讀1 5個字以上,之后隨著識字量的增加,再不斷增加閱讀速度。
(3)從有聲到無聲
在閱讀過程中我們認為
默讀有助于思考,但對低年級學生來講不是這樣的,他們的閱讀能力不強,出聲讀反而有助于他們閱讀。剛開始我們要鼓勵孩子讀出聲來,而且還要盡量大聲,有利于他們對語言的感悟。孩子從一年級到二年級應慢慢做到從大聲到小聲再到無聲的過程。
(4)在識字中閱讀,在閱讀中識字
孩子的識字對閱讀影響很大,要想提高孩子的閱讀水平,必須多識字,我們剛開始不必找很長的文章讓孩子讀,生字最好別多過5個,幾句話的閱讀對孩子比較適合,每次讀文章時要鼓勵孩子多認字。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猜猜、問家長、拼拼音等。平時也要多給孩子識字的機會,比如讀報紙上的標題,讀路上看到的廣告上的字,讀自己的生字卡片等。通過閱讀幫助孩子識字,而識字的過程也加強了對閱讀的訓練。
選擇適合的閱讀形式的方法有以下幾點:
1、閱讀以興趣為目的
要孩子讀什么樣的文章是有學問的,家長在選擇上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選擇有趣的童話故事;圖文并茂的書籍;字大、行距大、有拼音的讀物等,這樣方便孩子閱讀又吸引孩子讀書。而且我們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有交流,孩子不會覺得乏味。
2、閱讀方法要多樣
①分角色朗讀:把文章中的角色說的話用鉛筆劃出來,幫助孩子找到準確的內容;在讀書時和家長分角色朗讀,這是孩子最喜歡的讀書形式,孩子主動讀準角色說的話并有語氣的朗讀,慢慢地.閱讀能力會大大提高。
②提問式閱讀:閱讀不同于讀書,要不斷提高孩子對文章的感悟能力。因此,必要的提問十分重要。家長可以根據文章內容提一些簡單的問題,只要孩子認真讀文章就能找到答案即可,不要太深奧。低年級孩子知道文章主要講什么內容就很好了。
③概括閱讀:把文章中誰、在哪兒、干什么等大概內容弄清楚,多動筆,劃劃相關的問題,以幫助孩子讀懂文章。
④復述閱讀:孩子閱讀要慢慢從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鼓勵孩子在熟讀的基礎上復述內容,增強孩子的記憶力,為孩子閱讀長的文章打基礎,不然會出現讀了前邊忘后邊,讀了后邊忘前邊的現象。
⑤圖畫表演閱讀:對孩子讀文章的反饋形式要多樣,比如把內容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或表演給大家看,既提高了孩子的
閱讀興趣,家長還可以了解孩子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家長可以根據文童的內容進行評價。比如:課文說小貓把眼睛瞇成了一條縫。孩子畫出來時,家長可以說“可真像小貓的眼睛成了一條縫”。這樣孩子下次讀文章會更細心。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