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一本書的任何一頁,瀏覽1秒鐘后,你能記住翻開瞬間的任何詞匯、圖表、形狀和句子嗎?顯而易見我們可以做到。怎么實現呢?本文將向你傳授8種獨特的技巧——超級引導技術,它能讓你使用眼睛的外圍視覺、巨大的感知力,以及大腦/眼睛系統的令人驚訝的快速照相能力。
一、基本引導技術
1、雙行掃描
雙行掃描與你開始時用來引導眼睛的技術是相同的,唯一的差別是你每次連續地攝入兩行。為了正確地做好這一練習,請在兩行文字之下平滑、和緩地移動引導物,在往回掃描時將引導物離開書頁幾毫米,然后再次在接下來的兩行之下平滑地移動。
雙行掃描是一種讓大腦習慣于使用垂直和水平視覺的最佳方式。這可能比你所預期的還要容易得多,我們古人一直喜歡垂直視覺而非水平視覺。類似地,音樂家們在閱讀音樂作品時,常需要把垂直視覺與水平視覺結合起來,如果你會閱讀音樂作品的話,你應該可以把你已掌握的技術應用到雙行掃描上來。
2、可變掃描
可變掃描除允許你每次攝入你覺得能攝入的許多行之外,其他地方與雙行掃描是相同的,高級快速閱讀者通常每次掃描2~8行。
3、“倒著”閱讀反向掃描
“倒著”閱讀的好處是,用讓眼睛在回掃時吸收信息而不是簡單地回到下一行的開頭的方式,使
閱讀速度立即提高1倍。
“什么?”你說,“別開玩笑倒著閱讀只會在我大腦中留下堆混亂的、無意義的詞匯。”倒著閱讀比你想象地要容易。畢竟許多文明中的人們是喜歡從右向左讀的,特別是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然而情況并非如此,倒著閱讀的秘密在于在現實生活中你不會去倒著閱讀這一事實!如果你每次凝視時攝入5~6個字詞的話,到現在你應該能很輕松地做到這一點,你每次凝視時所看到的是按正確順序排列的詞。因此,倒著閱讀與正常閱讀基本上是一樣的,
你大腦必須做的唯一額外工作,就是把一大堆意思按順序排列,這一點很像拼圖游戲。不管怎樣,當你在閱讀下列句子時,大腦就在做著這樣的工作:“那些相信正常閱讀速度可達到每分鐘超過1000字的人是對的。”
在這個例子中,大腦必須讓所有前面的詞處于“等待”之中,直到大腦接收最后一個字詞,這個字詞能使所有其他詞的意思明了起來,在倒著閱讀時,過程是一樣的。你會發現它是一種簡單得讓人吃驚的、值得提倡的方法。在反向掃描時,手的移動方式與雙行掃描和可變掃描時完全一樣,只是顛倒一下方向。
二、高級視覺引導技術
1、“S”形
“S”形技術結合了正向和反向掃描技術,可用于單行掃描、雙行掃描及可變掃描技術。
2、“之”字形
“之”字形是一種非常高級的引導技術,它特別適合于利用你外圍視覺的整個區域。在這一技術中,你和緩地向下面幾行成對角線移動引導物,并在靠近邊緣的地方做小針孔式的掃描,然后回過來向本頁下面繼續成對角線移動,并在另一邊的邊緣做小套環掃描,以此類推,直到你到達本頁的底部。
3、垂直波形
垂直波形閱讀技術常常使無知者相信快速閱讀者能在書頁上沿著一條直線向下閱讀。事實上,他們的眼睛是有節奏地成波狀滑行,輕微地左右移動,沿著書頁的中間部分往下移動。由于垂直波形結合了“正向”和“反向”閱讀技術,并能最大限度地使用垂直和水平外圍視覺能力,因此它是一種理想的技術。
4、雙邊引導
雙邊引導技術使用兩個引導物,常常是一根手指或拇指在一邊,而標準引導物在另一邊,兩邊一致平滑地沿頁邊緣向下移動。同時,你的眼睛貪婪地吸收著兩者之間的信息。這一技術的最大好處是允許大腦指揮眼睛應該往哪兒看。如果你已確立了閱讀要達到的總體目標的話,你的“中央眼”將找出必要的信息。你沒有必要強迫眼睛去凝視某個特定的區域,大腦將會處理一切。
5、簡易“S”形
簡易“S”形,結合了基本的“S”形、“之”字形和垂直波形技術的要素。事實上,可將它看作是每種技術的一個較大的翻版。在這一技術中,只需要你簡單地沿書頁往下構造一大串正的、反的“S”。一般來說,5次水平和稍微垂直的運動就可完成一頁的此類動作。
“S”形、“之”字形、圈形、垂直波形和簡易“S”形在不同閱讀速度和不同角度的情況下都可采用。對于深度閱讀來說,閱讀每頁內容的時間可能需要30秒。對于練習、概覽、預習和復習來說,每頁1秒鐘就足夠了。
雙邊引導技術,即任何一個手指或拇指沿著書頁的左邊往下移動,同時,視覺引導物沿書頁的右邊往下移動的技術。它是一種主要用于研究型閱讀的技術,并能通過做左、右兩邊的視覺引導運動而變成一種垂直波形引導技術
三、引導術總結與經驗
開始時自由地以很快的速度練習上述技能,將對你特別有用,無須追求理解。然后,立即用你新的正常速度來練習它們,以這種方式,大腦將會習慣這種高速度。
通常,開始時最好是用那些你已閱讀過的資料來練習這些技能,從而可以立即完成兩項任務:在復習你已閱讀過的資料的同時,使眼睛大腦系統為下面的閱讀任務“預熱”;當你學完這篇文章后,用各種超級引導技術去閱讀到目前為止你已讀過的所有資料,在做這種練習時,努力將速度發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