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時,眼下距離2018高考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相信不少同學已經將基礎知識復習得很充分,同時也要進入各科的沖刺復習階段,因此利用好當下這段時間也是對“記憶性”知識鞏固和網絡化以及綜合應試能力提升的關鍵階段。小編在此為廣大考生提出一些復習建議,僅供參考。
1、利用各類“模擬”,做好高考練兵
隨著高考的臨近,各級各類“高考模擬”接踵而來。這正是我們高考“練兵”的大好時機。要利用這些考試,摸索應試的經驗和技巧,學會在考場上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情緒,學會把握答題的最合理順序和時間分配。因此,無論是何種級別的“模擬”,只要是有組織的考試,一定要認真對待,充分利用。
2、養成良好習慣,知識能力雙贏
這一階段的復習務必講求實效。對于自己確實不會做的題,若屬于“偏”“繁”“舊”“怪”的問題,不妨放棄;若屬于思路問題的,不必花很多時間去冥思苦想,直接請教老師和同學即可,節省時間
提高效率最重要。
3、用好時間表,讓身體和心靈贏在高考路上!
時間安排小技巧,讓它為考生的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態保駕護航。(因為和學校平時上課的時間有出入,所以用到考前一個月的復習中剛剛好。)
6:00~8:00
此時頭腦最清醒,體力也充沛,是學習的一個黃金時段,這時候可以背英語單詞,看文學常識,也可以安排一下對功課的全面記憶復習。
8:00~9:00
此時人的耐力處于最佳狀態,正是接受各種“考驗”的好時間,可以安排難度大的攻堅內容。
9:00~11:00
此時短期
記憶效果很奇妙。對“搶記”和馬上要考核的東西進行一下突擊,可事半功倍。
13:00~14:00
飯后人易疲勞,夏季尤其如此。這時候可以休息調整一下,養精蓄銳,聽聽輕音樂,做做放松操,都會感覺很舒服。
15:00~16:00
此時長期記憶效果特棒,可合理安排那些需要“永久記憶”的東西。
17:00~18:00
這是完成復雜計算和費勁作業的好時間,安排得當,可以以一當二。做復雜計算和費勁作業最好是飯前,吃飯后人的血液都會集中到胃部,大腦也不活躍。
晚飯后
因人而異,個人根據自己情況妥善安排。最好還是先放松一下再開始學,看看新聞聯播、體育新聞之類的電視節目。看完之后可分兩三個時間段來學習,5個小時語、數、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最好難易程度區分開。
4、各科提分有秘訣,這些方法你得知道!
語文:回顧典型問題,作文素材每日積累
對照框架結構圖回憶聯想——圍繞這些知識點考過哪些題型,每個考點又是怎樣的出題方式、解題步驟和答題方法。要把零散的習題整合成類型,對其進行深入細致地探究。
把已經訓練過的作文材料結合自己當時的典型問題再看一看,吃透提示語,并劃出要點;要注意選引材料不要照抄,尤其要注意是否點題、扣題。同時,擬題避免擬怪題,要一目了然;開頭不必標新立異,實際入題;結構不能一段到底,句末要加句號;字數不能少于800字,也不要超太多;不會寫的字換個字塞進去,不留空格,更不要在卷面上涂改。此外,盡管高考日益臨近,但仍要堅持作文素材的每日積累。
數學:小題專練防超時,重點題型常“訪談”
考生后期定時、定量、定性地加以訓練是非常必要的。要務必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上加大訓練力度,強化訓練時間,避免“省時出錯”、“超時失分”現象的發生。同時,要在有限的時間內使復習獲得最大的效益,必須針對重點題型進行重點復習,并且能夠做到“焦點訪談”。對于數學的函數與導數、三角函數、數列、立體幾何、解析幾何、統計概率等幾大板塊,要做到重點知識重點復習,舍得花時間和下功夫。在復習過程中,學生要能夠查找自己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上是否存在缺陷。如果發現缺陷,就要根據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重新整合相關內容,形成知識與方法的經緯圖。
英語:把握知識重點,科學訓練應試技能
提高綜合技能是后期備考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聽、讀、寫等語言技能的提升,更要貫穿后期備考的始終。
首先,提升聽力技能。要堅持做到天天訓練,足量訓練,適當進行延時訓練,即一次的訓練量超過高考的題量,以延長學生聽力的疲憊期。其次,提升
閱讀技能。要重點提高學生總結提煉信息和推理判斷的能力,提升學生在有限時間內獲取處理具體信息的速度和準確度,同時要加強對閱讀新題型的訓練和指導。再次,提升寫作技能。要切實過好“三關”,依次為卷面關、內容關和語言關。通過這一輪的復習,學生作文要達到卷面整潔,語意連貫,內容豐滿,語言地道的新高度。
化學:精練高考真題,五大方面全突破
在備考時,要注意從以下五個方面找突破,一是這道題該怎么做;二是為什么要這樣做;三是怎么會想到要這樣做;四是不這樣做可以嗎?還有沒有其他方法?這些方法中哪一種最好?五是這道題改變設問角度,還會變成什么樣的題目?又該怎么做?如果能夠如此做題,可收到5+5>5的效果。
生物:精研考綱,精設專題
生物后期的復習備考要認真研讀新大綱,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及時收集高考信息,關注專家的解讀和預測。要充分利用集體教研的時間,將最近五年新課程標準區的考題進行分組研究,對歷年高考題的命題特點進行回顧和整理。
在專題的設置上,結合各模塊復習的同時,要貫穿“生物圈——生態系統——生物群落——種群——個體——細胞——分子”的線索,將學科內的知識進行系統重組。
物理:攻克實驗題,拿下丟分陣地
實驗題一般采用填空題或作圖題的形式出現。作為填空題,數值、單位、方向或正負號都應填全面:
①對函數圖像應注明縱、橫軸表示的物理量、單位、標度及坐標原點。
②對電學實物圖,則電表量程、正負極性,電流表內、外接法,變阻器接法,滑動觸頭位置都應考慮周全。
③對光路圖不能漏箭頭,要正確使用虛、實線,各種儀器、儀表的讀數一定要注意有效數字和單位;實物連接圖一定要先畫出電路圖(儀器位置要對應);各種作圖及連線要先用鉛筆(有利于修改),最后用黑色簽字筆涂黑。
歷史:基礎知識串成線,知識點挑著背
按照歷史時期,將該階段的經濟、文化、政治的發展,社會的技術創新和變革,重要歷史人物和事件進行梳理,放在一個歷史階段當中,將這些龐雜繁復的基礎知識貫穿起來,進行知識體系的建立,方便日后考試解題時提取知識點。
知識點可以挑著背,課本上的編章題目、課文里的黑體字標題,最好都背下來。綱目了然于胸,考試緊張到大腦空白的時候,短小精悍的標題如果還記得住,就能幫助你逐漸喚起其它的信息記憶。重要歷史事件中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這四要素一定要記牢,用自己的語言記會更容易一些。至于此外的文字展開部分,現在你只要知道了解精神要義就可以,比如前因后果、意義、經驗等等。
地理:過好圖關、審題關
其實地理的復習思路跟數學頗有類似,練題刷題是非常重要的。平時備考練習時,同學們要采取“定型定時定量”的練習策略,即對重點題型定時高強度的訓練,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迅速形成思路并完整作答。
高考的地理部分“無圖不成題”,可是地理中的地圖題卻往往讓很多同學丟分。因此二輪復習階段,要努力記憶幾類關鍵的地圖,例如:區域圖、等值線、統計圖、分布圖、示意圖、關聯圖、變化曲線圖、變式圖等,自己多動手畫幾遍,摸清地圖題目的出題思路。
政治:熱點歸類,運用辯證思維答題
時政熱點歷來是高考政治試題的重要考點。近年來,很多高考試題中都在考查學科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考查對相關理論的理解和運用,試題背景素材常常就來源于近期的熱點新聞和話題。希望同學們通過關注國家政策、社會熱點、新聞話題,將它們結合到政治的備考復習中,并不斷總結歸納。
要答好題,需要綜合運用辯證思維答題。審題后,確保將題設和材料中的“關鍵詞”出現在你的材料分析中,題目中反復出現的關鍵詞一定要好好觀察。經濟類型的題目,一定要注意區分主體,看看是國家、企業還是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