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如此重要,以至于許多人瘋狂怒吼:我要養成好習慣!習慣是否可以改變?習慣是否可以養成?當然可以!如何才能養成一個好習慣?養成好習慣需要多少時間?如果我告訴你只要30天,你信嗎?
“30天計劃”就能做到!所謂的“30天計劃”,即用30天時間,培養一個全新習慣。只要在習慣之初的第一個月,堅持下去,就能解決習慣塑造過程中50%-75%的問題,一旦到30天,習慣就能幾乎成型。
聽起來很美好對不對,但實際上也充滿困難。在30天之中,很容易被打斷,比如失去興趣,忘記去執行,指導原則不明確,對阻礙估計不足等。我曾經計劃每日練習速讀1小時,幾乎都在第二周—第三周遭遇失敗,有一次因為忘記,有一次因為缺乏反饋,興趣消失殆盡,直至今日,再也沒學過。
任何人都有計劃被“中斷”的經歷,執行過程中充滿艱難險阻,不可預知的突發事件,以及興趣喪失,放松警惕導致的忘記執行等等。“30天計劃”認為習慣的第二周—第三周恰恰處于過渡期,有極大忘記執行的隱患,但在嚴格執行“30天計劃”后,培養新習慣的成功率提升巨大。
“30天習慣”到底如何操作?
你要將執行的習慣寫下來:
(1)確定計劃的核心內容
(2)確定計劃實施的時間段(如5月12日~6月12日)
(3)列出為保證計劃成功,你必須遵守的規定(通常不超過三條)
(4)列出幾條可使計劃順利進行的建議
比如我要養成快速閱讀習慣,那么:
我的核心內容是:一個月達到速讀30級(3000字/分鐘)左右的水平。
計劃實施的時間段:2020.10.28-2020.11.28
為保證計劃成功,我必須遵守的規定:1、一天1次完整的速讀練習并上傳;2、記錄每次訓練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3、多進行實踐運用。
你是不是覺得,這計劃也過分簡陋了?這恰恰是關鍵,過分復雜的計劃通常難以執行,反而這種“簡陋”的計劃,保有一定靈活性,更適合日常,當然它還有一個更好聽的名字,叫做“簡潔性”。
一旦你將計劃寫下來,就等于約定了承諾。一個粗糙的想法,在你書寫過程中,轉變為清晰的語言和文字,還能預估各種可能出現的障礙,白紙黑字的計劃,會為你提供動力,人具有履行承諾的本能,你會自動自覺,充滿干勁,滿身責任感地認為自己需要去做,熱情付諸行動,這在計劃的初始非常重要。
“30天計劃”無異于升級打怪,你會遭遇各種阻礙
我們開啟計劃,你會進入到履行計劃的一個月初始,剛剛開始計劃的第一天,你充滿熱情,雖然習慣改變有阻力,但在熱情的強壓下,阻力幾不可見,這個階段,叫做“全速起跑期”。
(1)全速起跑期:前3天。此時需要采取全新的習慣,有較大阻力,但你也動力十足,充滿新鮮感和激情,會
高度專注地行動。需要注意的隱患是:調整好節奏,不要過度透支精力。
(2)疲憊放緩期:4-10天。進入第四天,你會遇到第一個阻礙:動力和干勁消失了,但阻力還在。覺得這事兒吧,有些無趣無聊了,去做時還別別扭扭著不習慣。如果你在這個時期失敗,最大的原因可能來自于:1、在全速起跑期過分透支了精力,計劃每天跑步,前三天直接10km,到第四天累到不行。2、任務對你來說太難了。辦法是:將任何切分為幾塊,重新設計幾個“30天計劃”。
(3)過渡期:第二周、第三周,第10~20天。此時,你已經逐漸適應了習慣,但依然存在隱患:因為阻力減弱,導致你放松警惕,忘記去堅持!我之前設置的讀書計劃,正是在第二周,某一天事情太多,完全忘掉執行,導致節奏被打亂,不得不重新開始。所以,你需要設置一些提醒機制,比如固定時間設置鬧鐘,請朋友提醒等,避免忘掉。
(4)顛簸期:第二周、第三周期間某處,可能在計劃執行一半時。你會遇到一個巨大阻礙:某一個事件,或者出現的某一個障礙,打斷節奏,威脅整個計劃。比如你的節食計劃,中途不得不參加朋友聚餐;你的早起計劃,因為加班導致凌晨才睡;在30天中,出現突發事件的概率“非常大”,一旦出現,就會導致整個計劃節奏打亂。
我通常會認為,某一日沒有按計劃執行=整個計劃失敗,對自己失望,后面的計劃履行不下去。此時有兩個辦法:1、在計劃初始,給自己預留突發事件的空間,比如允許自己1-2次因突發情況可以不執行;2、推翻計劃,全部重來。
(5)穩定期:第四周。這是最后階段,勝敗就在一瞬間。這個時期,通常情況下你已經可以無壓力地執行習慣,你依然需要測試自己:看看習慣是否已成為常態,無須在嚴格控制下,就能執行。也存在隱患:如果計劃在最后這周失敗,可能要推翻一切,從頭再來。
如果你仍需要大量
意志力才能執行計劃,這不大好,說明習慣沒有成型,當然也無需過分焦慮,有些困難習慣確實需要更長時間。但是大部分時候,在最后階段,你都可以自然而然地執行計劃,不需要外界強制力,也不需太多意志力,這個習慣就可以長期、持續地堅持下去了!
“30天計劃”可以幫助任何人養成“好習慣”,不需要意志力,一旦你養成10個好習慣,被好習慣支配的生活,將會是你過去夢寐以求,成功人士令人艷羨的:“自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