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對于學生還是對于已經工作的人來說,學習都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但學習中也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不想學、學不進去等的一些情況,在這種時候,該怎么激勵自己去學習呢?
下面這5個方法,或許你可以試試
1.列出學習可能給你帶來的好處,不學習有哪些危害
拿讀書來說,經常讀書可以完善你的知識儲備,把知識凝聚成力量;改變和升級你的
思維方式等等。而列出學習會給你帶來的好處,并把它放在你經常容易看到的地方,這會讓你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無形中督促自己去學習。
2.給自己制定一個合適的目標和計劃
目標和計劃具有結果導向性,會引導著我們去努力學習、付諸行動,但這個目標和計劃必須是切實可行的,目標和計劃若是不可行,它就起不到激勵學習的作用。而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可以采用獎勵、懲罰等各種方法,實施和完成計劃,養成學習習慣。比如每讀完一本書之后,就獎勵自己看一部想看的電影、吃一頓大餐等。
3.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中獲得成就和滿足感
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方法不得當,學習嚴重受挫,就會越來越沒興趣,甚至產生討厭的情緒。繼續拿讀書來說,如果你的閱讀速度慢、效率低,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卻沒有多少收獲,那么繼續閱讀的興趣就會嚴重受挫,慢慢的也就不想讀了。但相反的,如果你掌握了如
精英特快速閱讀的技能,提高了閱讀的效率,再結合一些閱讀的技巧(如便簽讀書法、九宮格筆記),平時需要幾個小時完成的閱讀學習任務,現在幾十分鐘甚至十幾分鐘就可以很好的完成,這種快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成就感、自豪感就會油然而生,學習的興趣自然會提高很多。
4.適時、適當地運動一下,也能激發學習的動力
運動具有很神奇的作用,在適當的時間,縱使只是一點運動,也能幫助你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內思考的更好、有效
保持專注、讓思緒變得更敏銳,并且減輕焦慮的,而這些都是維持生產力的要素。
比如:
運動10到40分鐘,具有改善大腦執行功能的立即和持續性訊息效果;
運動特別有助于提升和“自制”相關的執行功能;
保持適量運動,有助提升專注力,使注意力變得更加銳利;
21到30分鐘的有氧運動,便足以有效地在運動后減輕焦慮感。
5.學會做學習的主人,體會學習的快樂
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多與老師、同學,或者朋友交流討論,培養自學興趣。知識要互補,思想要共振,學習討論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它既可以活躍學習氣氛、集中注意力,又可以交流信息,調整思維,獲得更大收獲。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習之后要懂得運用,解決問題,如果知識僅僅是知識,沒有給我們帶來任何好處,那我們肯定不愿意去學習,所以懂得運用知識很重要。
比如因為對某個問題的困惑、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難題,而選擇讀書,通過讀書,一旦解決了這些難題和困惑,讓自己的工作、生活變得更好,這就是讀書給你帶來的最好的收獲,這也將促使你對讀書產生莫大的興趣,潛移默化,你就會越來越享受讀書帶給你的樂趣。
文/速讀G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