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你是否有為新的一年定下生活、學習和工作目標呢?又或者,你在為定什么目標而迷茫困惑。但真正腳踏實地的
目標,是要一步步走下去才會清晰的,你知道嗎?
曾聽老師說,少年立大志,老師還說目標一定要一步步細化才會贏,但,也有長者對我說,定過分長遠的目標是沒有用的,因為時間在變,情況也在變,當前的目標并不能代表將來的決定,更不能保證現有的目標在將來一定能夠實現。
最重要的是,就像大學時代學校掛著的條幅: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改變。看到這兒,你或許會說,既然如此,那還是不定目標了,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好了;又或許,你會覺得我的觀點太消極,人總是要有目標才能一步步實現的,努力雖然不一定成功,但要是不努力,那豈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了嗎?
好吧,我們姑且不談是否要定目標,也不談定“大目標“還是”小目標“,來談談,被我長恨也被我感激的半年歲月吧!
從2017年6月末開始,我為自己定下了一個“大目標”——做一份《聊齋志異》的
思維導圖。應該說,那是我學習了思維導圖理論之后,定下的思維導圖實踐目標。
到2018,這個大目標也沒有完成,而且估計要到3月中下旬才能基本結束,是基本結束,不是徹底,更不是完全完工……
但這超過半年的時間里,算不清楚的幾百個小時,都做了無用功,都源于我的小小的“大目標”?
最初,看著整本490多個故事的《聊齋志異》,我簡單地將目標定為明清地方文化實錄,即導圖以地域展開,分省和市來劃分每個故事,然后,我可以拿著這張圖去“驕傲”地告訴朋友,在某省某市曾經發生過什么聊齋故事。
這個目標聽起來,好似確實挺“小”,不過就是分地域,按照地名把全國34個省市對號入座就OK了,不難!
你是這樣想的吧,最簡便的方法,把地名在全文自動檢索,檢索到一個,摘錄一個,so easy!是的,其實,我也是這么想的……
可實際的問題是:
1、明清時的地名與現在的地名的叫法并不完全相同,同一個地名可能有2~3種叫法,最重要的,我從沒聽說過這些地名,不看注解根本不知道這些地名都是哪個省哪個市哪個縣的。
2、蒲松齡是個很有文學素養的小說家,《聊齋志異》中好多地名用的是典故,而非真正的地名,很不幸我對這些典故一無所知。
3、同一篇文章,說的是某個地方的人到了別的地方發生的事情,請問,我要把這個故事歸到哪個類別去(想哭……)?
4、假如同一個故事同時牽扯到多個地方,請問,我要把它歸到哪里,然后,這個故事里有5個左右的人,分別來自5個地方,又在不同的地方發生不同的故事,那么,我要歸到哪里去?
5、除了以上這些,還有個很重要的問題是,山東省在明清時期有很多個府,每個府又劃分了諸多的州縣,而這些故事往往發生在這些縣里,甚至是縣里的某個村子里、某個寺廟里……所以,僅僅只是山東一個省的地域劃分就用去了整張導圖的三分之二,而我,對這幾十個縣沒有絲毫了解;然后,再加上全國所有的省市的縣……淚奔┭┮﹏┭┮……
有朋友說,我做這個純粹自己找虐,自己覺得,就這樣吧,熱愛我的熱愛!你也許會說,那就這樣吧,為了熱愛而付出是應該的;或者,你會覺得,熟能生巧,等地名多了,積攢起來了,自然就不會再有陌生的地方了,實際,我也是這么想的,但當我把整個聊齋的導圖完成三分之一時,我突然覺得,這么做仍然不合適。
為什么這么說?賣個關子,暫不透露!至于想知道這張思維導圖命運如何的朋友,請繼續關注我的“新年新氣象”下文。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原創文章
作者:織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