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的
作息規律嗎?一個習慣能堅持多久?每天1-2小時的快速閱讀訓練有堅持沒?要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應該怎么做?本文從名人的日常作息規律角度來看如何養成
快速閱讀習慣,希望大家能從中得到啟發,并制定適合自己的作息安排。
馬克思:每天除了閱讀就是寫作
馬克思一生四次被各國政府驅逐,最后在英國倫敦定居。在倫敦的最初十年間,屬于他一生中最困難的日子。那時馬克思沒有正式工作,來自饑餓、貧困、傷病和家務瑣事等多重打擊接踵而至,然而馬克思沒有被苦難所壓倒,他開始寫《資本論》,每天在大英博物館閱覽室如饑似渴的學習,直至晚上博物館閉館才離開,這段日子里馬克思每天基本上除了閱讀就是寫作。可能是寫作的日子太過枯燥乏味,馬克思的煙癮也越來越重,會一直不停的吸煙,長期吸煙對他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因為經濟和債務問題,精神也倍感焦慮.......一直到1860年之后才好一些。
小編有話說: 快速閱讀訓練要不怕困難
在快速閱讀訓練中, 如果你覺得訓練太難,閱讀速度提升緩慢,短期內效果不顯著的話,千萬不要氣餒,你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并堅持下去,努力尋找原因和解決方法,才能有所收獲。我們的客服老師每天9:00-23:00在線,節假日不休,全天候的為您提供答疑解惑。
康德:幾十年堅持閱讀,作息時間如機器一樣準確
因為身體不太好的緣故,康德很少喜歡旅游或出門,因此在很小的時候他就養成了閱讀的習慣,每天早起時、午餐后和睡覺前都要看書,一天閱讀時間大約3~4小時,并且把這個閱讀習慣堅持了60、70年。
其實,40歲之前,康德的作息還算不上特別規律,有時會在外面玩牌玩到半夜,但在40歲之后,基本上就像一個機器人一樣,生活中的每一項活動,如起床、喝咖啡、寫作、講學、進餐、散步,時間幾乎從未有過變化,就像機器那么準確。每天下午3點半,便會踱出家門,開始他那著名的散步,鄰居們紛紛以此來校對時間,而教堂的鐘聲也同時響起。據說唯一的一次例外,是他在讀盧梭的名著《愛彌兒》時,深為所動,為了能一口氣看完它,不得不放棄每天例行的散步,一直到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才恢復原有的規律,這使得他的鄰居們竟一時搞不清是否該以教堂的鐘聲來對自己的表。
小編有話說:快速閱讀訓練也是充滿趣味的
軟件訓練的基礎部分,很多學員訓練起來會覺得有些枯燥乏味,所以學習起來可能會動力不足。這要怎么辦呢?小編以為大家不妨在速讀記憶訓練前,練習一下靜心調息,大約3-5分鐘的時間就可以把您的心態調整到最佳狀態。當然,在訓練中也可以先做
舒爾特表部分,把興趣調動起來。
叔本華:27年不變的作息習慣
45歲以后的叔本華一直在法蘭克福定居,期間每天的生活是這樣的:早晨7點到8點起床,洗完冷水澡后喝上一杯咖啡。然后埋頭一直寫作到中午,這段時間他最珍視,期間禁止任何人打擾。之后吹笛半個小時,這是他堅持一生的娛樂方式。再之后是穿戴整齊到附近的英國飯店午餐,餐后他就開始閱讀到下午4點鐘。接著鐵定出門快速散步,風雨無阻,還帶著他那條被稱為“小叔本華”的卷毛狗。傍晚6點鐘,他會到達圖書館閱讀《泰晤士報》。晚上8點,他會去劇院或音樂會看戲或聽音樂。散場后再次到英國飯店用晚餐,期間可以與一起用餐的客人談論人生、藝術和實事話題。一般要到晚上9~10點左右才回家,睡覺前再在床上閱讀幾頁古印度的哲學著作。然后就沉沉睡去,一覺到天明。
這種作息習慣,他整整保持了27年,直到死亡。
小編有話說:快速閱讀訓練的關鍵在于堅持
我們對每一個參加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的學員的建議是每天要做1-2小時的軟件訓練,訓練后再結合實物書籍進行速讀記憶技能的鞏固,我相信,很多學員一開始幾天或半個月是幾乎可以按要求做到的,可一個月、兩個月甚至半年之后還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蘇格拉底: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與人談論問題
他認為自己是神給雅典的禮物,是上天派來啟發人們智力的,整天到處找人談話,討論問題,探求對人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過的,喜歡在市場、運動場、街頭等公眾場合與各方面的人談論各種各樣的問題。
但是他提問的方式與眾不同,專挑別人的漏洞,每次都能把對方問得頭昏腦漲,經常把人家問崩潰了才收手。
小編有話說:快速閱讀訓練要學會與人交流
我們說學習并不是一個人整天埋頭苦干,不思考問題,不解答困惑。很多學員在速讀訓練中遇到了瓶頸,也沒有咨詢我們,按照錯誤的方法一直在重復,最后通常是止步不前,自己也苦惱不已,其實要走出這種困境的
方法很簡單的,你可以咨詢我們的老師,也可以和其他學員一起交流心得,還可以在我們的官網尋找相關的文章閱讀。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