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
記憶法只是一種華而不實的小把戲,在實際的學習和生活中并沒有太大的用處。這種看法固然不對,卻也道出了記憶法當前的尷尬:很多人都在學習記憶法,但卻少有人能運用記憶法真正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受益。因此,在一些人,尤其是不了解記憶法的人看來,記憶法似乎只是個如同魔術般的“遮了一層窗戶紙”的小游戲,并沒有實際意義,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記憶原理方面
我個人認為,任何一種理論和方法都有其背后的原理,而只要這個原理是正確的,就可以根據這個原理延伸出更多的理論和方法,并活學活用于各種實踐應用領域。
就像目前精英特記憶訓練主要有數字編碼法、人體定位法、家居定位法和撲克牌訓練,但這些記憶法的內在都離不開想象和聯想:編碼法以聯想聯結編碼詞和記憶內容,同時以編碼詞的固定順序為記憶內容定順序,用想象增強這種聯結的穩固性,減少
遺忘;撲克牌記憶則將每張撲克牌的花色通過相似聯想轉化為數字,再用數字編碼法來記憶每張撲克牌。
可以說,多數的記憶法都離不開聯想和想象,尤其是聯想,包括我們在上學時期的死記硬背法,其實也一種簡單粗暴的聯想,而如我們現在所學習探索的記憶法是融入了想象的更高效的記憶法。因此,原理是固定的,卻是流水無形的,掌握了記憶法的內在原理,就可以用它記憶任何的語言材料。
關于記憶法的實踐應用
軟件里目前列出的實踐運用主要是詞語和撲克牌,網絡上的諸多記憶法與軟件相似,記憶目標也多是數字、詞語、單詞、撲克牌之類,牽涉學校教學和職場專業內容類的記憶教學并不是很多,甚至可以用稀少來形容。所以,對記憶法了解不是太深的人就會憑借這些案例認為,記憶法所記憶的內容是不實用的,記憶法也是華而不實的學問。
我個人也曾有過這樣的想法,但后來發現是自己把記憶法想得過于局限了。記憶法是一種運用于具體實踐并根據實踐靈活變通的方法,不是直接粗暴套用得到結果的公式。例如,用有順序的
數字編碼法記住了幾個詞語,那么,是否可以直接用這種方法去記憶一句話或者一段話呢?可以,也不可以。
說可以,是因為我們可以把一句話或一段話總結出關鍵詞,先把這些關鍵詞用數字編碼法記住,也就把整句或整段話連成了脈絡,繼而再結合句子或段落的語意承接,把這些關鍵詞填充成提綱。同時,配合影像想象,把整句或整段話的大意想象成動態的畫面,再根據整段畫面的前后順序復述原文。最后,在具體的字詞記憶上花些時間,也可以把難記住的個別字詞同已經記住的語句建立想象聯想,確保復述一字不差,直到背會;
說不可以,是因為詞語可以直接通過數字編碼的聯想串聯記憶,但句子和段落中有太多字詞,若要全部分割成一個個獨立的字詞,既繁瑣,也耗時,更沒有可操作性,恐怕還不如死記硬背來得快(其實死記硬背很多情況下也利用了語意的銜接和畫面的想象,如散文、記敘文、詩歌等)。所以,文章類的材料比較合適用記憶關鍵詞、記憶大綱、復述全文到背誦全文的步驟來記憶。這當然也是要花費時間的,但了解記憶法的原理并能夠技巧性地使用記憶法的學習者,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記憶,更重要的是,比起沒有思路的重復性機械死記硬背,這種方法可以記憶得長久且不易遺忘。
至于認為學了記憶法,就應該可以無論記憶什么都神速且
過目不忘的人,應該想想質量守恒定律。我個人認為,記憶法比起死記硬背,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確實可以大大縮短記憶的用時,但對于多數的文章來講,即使用了記憶法,也要在具體的字詞記憶上下些功夫,再加上還要思考用什么樣的記憶法并將整篇材料“設計”成記憶序列,所耗費的時長也會不少,熟練運用記憶法的人能適當縮短時間,但處于記憶法探索階段的人可能使用記憶法的記憶耗時反而比死記硬背更長。
那么,這種情況下的記憶法到底有沒有運用的必要呢?有,運用記憶法縮短記憶用時,只是記憶法的優勢之一,但記憶法的最大意義在于不易遺忘:即使運用記憶法與否的記憶耗時相同,但運用記憶法會比死記硬背保持更久的牢固記憶,不易遺忘。這才是我認為的記憶法的實際意義。
總結
記憶法并不是花拳繡腿,只是因為沒有太多人把它放在實用情境中去研究,即使有,也不曾將它推廣到大眾之中,因此不能廣為人知;而對于對記憶法一知半解的門外漢和初學者,因為不能掌握記憶原理,而片面地直接套用個別的記憶法在所有類別的記憶材料中,就會失望地認為記憶法并不實用。其實,記憶法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并且與實踐關聯緊密,不同的
記憶材料要用不同的記憶方法或將多種記憶法綜合應用,同時注意實時總結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另外,個人的主觀努力也不可少,背記不能缺,思考更必要!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學員原創文章
作者:Wstarsp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