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換牙到每個階段的喜怒哀樂,家長們都喜歡用相機記錄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但這些無處不在的照片對孩子們的
記憶有什么影響呢?
心理學家Linda Henkel認為,我們記錄得越多,感受的就會越少。作為一名攝影師的孩子,她一直試圖弄清照片如何影響我們的記憶。
Henkel一直在費爾菲爾德大學研究人類記憶。為進行實驗,她曾邀請過很多組學生到學校藝術館參觀,讓他們觀察一些作品,然后再拍攝一些作品照片,回到實驗室后,進行
記憶測試,最總,Henkel發現并命名了“拍照效應”。
“對拍照的作品,學生們的記憶數量更少,作品細節也更模糊。比如,雕塑手臂擺放的位置,或者頭飾。而直接觀察后記憶的更多。”
Henkel表示,學生們記憶受到影響是因為:有額外輔助記憶工具的情況下,人們會產生依賴感,依賴相機幫助他們記住細節。
“按下快門的那刻,就好像是你把自己的記憶力外包給了相機。每當我們使用這些記憶設備時,就會減少自己的思想認知,從而不能幫助我們真正記住事物。”
Henkel也認為,將照片視為記憶的一部分也不正確。照片不會改變,而我們的記憶會改變。
“我每次回憶中的高中畢業典禮都會有些不一樣,因為隨著生活的改變,觀點也在改變,所以每次的視角都不一樣。不像照片,記憶是動態的。”
但是Henkel也不是要人們放棄拍照,這畢竟是為我們以后回憶提供線索的一個重要工具。我們需要做的只是,拍照片時因該更加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