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思維導圖來進行記憶,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思維導圖是一種讓知識結構化 、流程化的方法和工具,可以讓我們一目了然,有助于整體把握、快速記憶。因為思維導圖給了我們一條記憶的主線,我們順著這條線路就可以順利完成記憶。
2、思維導圖不是長篇大論,而是一些關鍵詞或圖片,相較于長篇大論的記憶,在主線的引導下,只是記一些關鍵詞就要容易的多,這可以大大提升我們的記憶和鞏固效率。
3、思維導圖中的這些關鍵詞,可以幫我們對知識進行檢索,也就是我們可以通過這些關鍵詞來進行回憶、思考和測試,而不是直接去看具體的內容,這種提取和檢索的過程本身就是鍛煉記憶的好方法,同時它也能幫我們檢查有沒有記住知識。舉個例子,當你看過一篇文章后,根據這篇文章給你出一道選擇題和一道填空題。相比之下,選擇題你更容易做對,原因就是正確答案就在里面,它給了你提示讓你更容易回憶。
下面我以“用思維導圖對一本書籍進行梳理和記憶”為例,和大家具體的講一講。
第一步:快速閱讀并理解一本書
開啟一本書之后,先看一下目錄,對書籍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正式閱讀的時候,建議把你平時讀書的速度至少提升一倍,快速翻看全書,或者是結合目錄有選擇性的翻看。在快速讀書的過程中,找到你感興趣的地方、對你重要的地方、以及看不懂的地方,簡單做一下標記,然后再根據需要對這些內容進行再一遍的閱讀,或者是精讀。為了更高效的閱讀,也可以直接練習“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掌握快速閱讀的能力。
第二步:梳理書籍的脈絡
梳理書籍脈絡和主要內容的入門級方法是參考目錄。因為目錄是一本書的基礎邏輯,如果你不會梳理,就參考作者的目錄來梳理。按照章節目錄的順序對內容進行歸納總結。更好一點的方式是通過閱讀、理解、思考之后,根據自身的實際理解情況和具體需要,對內容進行拆分、重組,梳理出一份適合你的邏輯架構。對于不同的內容題材,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梳理。比如以“時間為主線、人物為主線、事件為主線”來梳理,或者是根據方法步驟來梳理等等。重點在于讓自己一目了然,能夠促進自己的理解、記憶和思考。
第三步:提取或凝練書籍中各部分內容的關鍵詞或短句
提取關鍵詞可以在閱讀中進行,也可以在閱讀后進行。提取和凝練關鍵詞的時候,首先可以參考章節和段落中的大小標題,以及開篇和結尾這種總結性的段落。另外,還可以采用“出題”的方式來提煉關鍵詞,比如閱讀完一個段落后,問問自己,這個段落講了什么,用一個詞語或一個短句來回答,這個答案就是你要的關鍵詞。像“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件”中的“思維導圖訓練”采用的主要方法就是這種出題的方法。
第四步:構建思維導圖
梳理出了書籍內容的主線、脈絡,有了基本的架構,知道哪些是重點,也有了關鍵詞之后,就可以根據這些內容畫一個思維導圖了。在填關鍵詞的時候,為了方便以后更好的回憶內容,建議你把關鍵詞對應的內容在書中的位置,標記或備注在關鍵詞的旁邊,比如標注頁碼。如果你不是手動畫,而是用工具來制作思維導圖,也可以直接備注一些重要內容。
為了更加方便快捷,“第二步梳理書籍的脈絡、第三步凝練關鍵詞和第四步畫思維導圖”這三個步驟,可以同時進行。
第五步:使用并優化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畫好后,你就可以合起書本,根據做好的思維導圖,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進行整本書的回憶了。
如果根據關鍵詞,無法回憶起來相關內容,一般有三個原因:首先是沒有一個清晰的邏輯順序;其次是沒有選出合適的關鍵詞,不能很好地激發聯想;其三是對關鍵詞背后內容的不熟悉、不理解。對于第一個原因,你需要做的是回到第二步去重新打磨一下;對于后兩種原因,首先你要做的就是回到關鍵詞對應的書籍內容中,進行再次閱讀和思考,進一步的熟悉和理解內容,然后透過你的再次閱讀,確定你選擇的這個關鍵詞是否合適,不合適的話就再換一個。
第六步:參考遺忘曲線,進行間隔重復和檢索
所有的記憶一開始都是短時記憶,很容易變得模糊、很容易遺忘,如果你想長久的記住,那就必須進行重復。這里要做的重復不是一次性的集中重復,也不是簡單的看一遍,而是參考遺忘曲線,在有一些遺忘之后,再次根據你的思維導圖進行知識的回憶和檢索。實在回憶不起來的時候再去看看具體內容,這樣才能更好的鞏固記憶。這個時候,如果你有了一些新的聯想,可以把它們加到你的思維導圖中去。
以上就是用思維導圖來梳理并記憶一本書的基本方法思路了。思維導圖的作用其實也不僅限于對書籍進行梳理和記憶,也可以用來背誦一篇演講稿、做課堂筆記、做會議紀要等等,熟練掌握之后,運用就會比較廣泛。如果你想更直接、更快速的學會思維導圖記憶法,可以直接通過“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件”來練習,這樣掌握起來更容易。
文/G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