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道,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對小鼠的實驗發現,飲食與睡眠的時間錯位會損害小鼠的
記憶力,即使這些小鼠與那些正常進食時間的小鼠睡眠時間相同。
與其他許多動物一樣,人類擁有自身內部的生物鐘,是一種晝夜循環的規律。然而,如今這種節奏卻漸漸地遭到破壞,使人體的生物鐘出現紊亂。
現有的研究表明,在睡眠時間進食會損害健康,但也會影響認知嗎?為了找到問題的答案,克里斯托弗·科爾維爾和其他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實驗。由于小鼠是是夜間活動、白天睡覺的動物。因此他們讓一組小鼠只在睡眠的時間進食,另一組小鼠在正常時間進食。兩組小鼠的睡眠時間,進食數量和體重均一樣。
接著,研究人員對小鼠的記憶力進行了
測試。在第一個場景中,他們把老鼠放進箱子中探索其中的兩個不同物體。在不同的時間分別喂養后,又將他們放回去,此時箱中有一個熟悉的物體和一個新的物體,他們測量小鼠在每一個物體上徘徊的時間。
與飲食時間正常的小鼠相比,飲食和睡眠時間錯位的小鼠表現出記憶力下降的癥狀,它們會花更多的時間來探索熟悉的對象,這意味著它們并不記得了。
在第二個實驗中,研究人員將兩組小鼠都放在一個特定的位置感受恐懼,隔一段時間后又放回這個位置,觀察它們所表現出來的恐懼(通常由動物在此處的靜止、凍結狀態來表現)。
正如他們所料,飲食時間錯位的小鼠比正常的老鼠發生靜止、凍結的情況更少,意味著錯位的飲食和睡眠時間影響了小鼠對恐懼場景的記憶。
此前有針對人類和小鼠的研究表明,時差在兩者身上的影響有著類似的效果。目前還不清楚這項研究結果是否適用于人類身上,但這提出了轉移進食時間可能會對人類認知能力產生影響的擔憂。熬夜吃東西既傷身,可能會導致
記憶力衰退,小編建議,大家還是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