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想象和聯結是數字編碼記憶法的生命》一文中,我談到,數字編碼記憶法要把編碼詞的形象和記憶內容的形象融合成動態的畫面。這種融合以用“想象+聯結”的方式實現。畫面越生動、越能觸動感官和內心,記憶效果就越好。而我在這方面探索中的一個經驗就是:化用經典情景讓數字編碼詞“活”起來。
為什么要用經典情景?
例如:記憶內容:琵琶;編碼詞:蠟燭
融合前:


融合后:
融合后是我P過的圖,第一眼就能接收到“女子在燭光映照下彈琵琶”的信息,但是即使接收到這個信息,或許可以記住這張圖片,但卻未必能在長時間內牢牢記住這兩個詞,因為圖片是靜態的,也不能傳遞太深切的感情,以致整張圖片沒有太強的情感沖擊力。
那么,我給這個女子取個名字:王昭君。為什么王昭君要彈琵琶呢,因為她不想和親遠嫁,所以,深夜寂寂無人,她卻在燭光下為自己的身世幽怨,所以就彈起了琵琶,弦音聲聲催淚……
王昭君是耳熟能詳的人物,無論是她的人物形象還是她的生平際遇,都能帶給人強烈的情感觸動。加上這個經典人物后的想象聯結就會比未增加前更加有震撼力,
記憶效果更好。這就是我認為的經典情景對數字編碼記憶的好處,經典的主人公形象,經典的環境場景,經典的事件經過,經典的情感沖突,與想象聯結以合適的方式融合,就是富有沖擊力的記憶鏈條,可以讓記憶的過程更加充滿趣味,記得更牢固,保持也更持久。
還有哪些可以算作是經典情景呢?
我的看法是,數字編碼記憶法的想象聯結需要的是生動的形象、動態的畫面和強烈的視覺與情感沖擊。那么,所有符合這三個條件的“情景”都可以算是經典情景。
詩詞里有“借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就是有“情”的“景”,以“景”為形象和畫面,刺激視覺,以“情”觸動內心,增強情感體驗;而所謂“經典”就是那些我們難以忘卻的事物,就像我們常聽到的經典影視、經典歌曲、經典人物、經典游戲、經典動漫、經典事件,還可以是自己及周邊人的生活影像……
“經典”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虛擬的,只要一想起,就可以立刻在腦海中浮現出鮮活的影像、內心產生激烈情感的,都可以算是經典的情景,尤其是那些我們稱之為“!钡慕浀渥髌泛妥约褐苓叺慕浀涞娜嘶蛭铩N覀冊愤^的小說、影視、動漫、游戲里的經典主人公、經典場景、經典事件、經典情感,我個人認為都是可以化用進想象聯結的現成情景。
還有,中國或外國的歷史、文化人物與事件,經典的旅游地等等,能帶給個人視覺與心理沖擊的都可以是獨屬于個人的經典情景。
給數字編碼詞設計經典情景
就像我開頭所說的那樣,數字編碼記憶法的運用核心就是要讓融合后的畫面有動感、有情感,讓畫面本身“活”起來,但是我在探索這種記憶方法的實踐中發現,要把編碼詞和記憶內容的形象用想象建立生動牢固的聯結,對于長篇的記憶材料來講,有一定的難度;而且因為編碼詞與記憶內容本身并沒有什么相關性,把二者完全依靠個人的想象強行綁到一塊兒,也需要對想象聯結本身做一定的定制設計。
這個工作量無疑是巨大的,而即使用經典情景去設計每一個想象聯結,但受到記憶材料種類的限制(詞語、句子、段落,漢語、外語,通俗語言材料、專業材料……),這項工作還是比較耗費精力。
所以,我的觀點是給數字編碼詞設計經典場景:記憶內容是不可控的,但
編碼詞是完全由我們自己設計的,可以隨心所欲地把它們“經典化”,在尚未明確記憶內容的情況下,先人為地給想象聯結“制造”具有視覺沖擊力的場景,并給予富有情感沖擊力的故事氛圍,讓數字編碼詞先“活起來”,再把“死”的記憶材料“變鮮活”,從而幫助我們降低記憶難度,讓記憶的過程更加輕松高效。
上篇到此結束,下篇,我將結合自己在記憶訓練中對數字編碼詞的經典情景設計實例,談談我的數字編碼詞“鮮活”之路。
原創作者: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學員: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