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新媒體專電我們一生有近1/3的時間都在睡覺,但是為什么我們要睡覺呢?西媒稱,不可否認的是,睡眠具有基本的預防性功能,因為在此期間,神經元會合成蛋白質和其他分子,從而幫助它們從清醒時受到的磨損中恢復并維持其功能。但是,睡眠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促進學習和記憶的形成。
據西班牙《國家報》12月24日報道,哺乳動物對睡眠的需求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即使與其他重要活動都不相容,自然選擇也已找到了保證睡眠的方法。
有時候,我們會為自己的學習能力在沒有練習的情況下得到改善深感驚訝,會出現“有如神助”的感覺。在證明這一點的實驗中,參與者要學習的是鍵入一個數字序列。他們進行了三個、每個持續時間為5分鐘的練習,每個練習之后休息2分鐘。
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進行該實驗,經過一段時間的睡眠可以提高執行任務的速度和質量,并大大減少錯誤發生的次數。現在我們知道,學習進步背后的魔力無非是睡眠。
當我們記起某個東西時,都會重新激活關于它的記憶并使其更牢固、更穩定。不過,每天在安靜的狀態下,尤其是在我們進入夢鄉后,白天所學知識的重新激活也會在我們無意識的情況下發生。
研究表明,在與記憶形成密切相關的大腦區域海馬體中,執行某些學習任務時的神經元活動序列在隨后睡眠過程中也會自發重復,而且速度更快。
報道稱,記錄學習的神經元的重復活動,與重復學習以使其更好地記錄在神經元中的效果是一樣的。
長期記憶最好在睡眠期間形成,通過睡眠來鞏固所學的知識并不要求夜間必須睡足8小時,哪怕小睡一兩個小時也可以起效。
以上種種說明,即使我們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練習,記憶仍可以得到改善,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睡眠是一種特殊的練習方式。
此外,最近的實驗表明,全天保持清醒的人的
學習能力卻大大降低,而那些在當天睡了近兩個小時的人顯示出的學習數字任務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因此,無論睡眠發生在學習之前還是之后,睡眠對記憶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