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表明:一般來說,
人腦的潛能只發揮了不到10%,而90%以上的潛在能力被浪費掉。這里就產生出一個重要的問題,即人腦的潛在能力是如何被浪費掉的呢?
兒童出生后一年內,神經結構和機能方面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是出生后發展最快的時期,腦重迅速增加近900克。3歲時增到1000克,7歲時為1280克,已接近成人的水平,7歲以后就非常緩慢了。科學研究發現,兒童在常規的環境中生活,大腦的各部分神經細胞則按一般的速度發育。若外界的適宜刺激越頻繁、越強烈,則腦神經細胞的發育速度越快,并趨于完善。有人估計,超前教育的兒童到了7歲,他的腦神經細胞可能已經發育了25%,而一般兒童也許只發育了10%。至于那些在貧乏環境中生活的兒童,腦神經的發育就更少了。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布盧姆曾對近千名嬰幼兒進行跟蹤觀察,一直到他們成年,他得到一個引起教育界轟動的結論:5歲以前是兒童
智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他說,如果把17歲時,人所達到的智力水平定為100%,那么出生后的前4年即可獲得50%,到8歲已獲得80%,從8歲到17歲獲得20%。布盧姆的“5歲前是智力發展的最快時期”及“7歲前獲得的智力占80%”兩個結論引起了教育界的極大興趣和重視。可見一個沒有受到早
期教育和環境豐富刺激的兒童,在學習上要比別的兒童吃力許多倍,那是因為他的部分腦細胞由于沒有使用而急劇老化,因而失去功能。
所以,少年兒童時期,特別是嬰幼兒階段,隨著大腦高速度發展,人的智力也在高速度發展,在這個年齡階段,如果環境豐富和教育訓練適當那將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反,教育如果失當,即不可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錯過了適當的教育時機,或措施方法不當,往往產生不良的后果,使兒童本來具有的發展潛能得不到充分實現。
近30年的研究表明,許多教育工作者和父母們對青少年和嬰幼兒的心理發展水平估計過低,不相信學生們的
學習潛力,采取粗暴的態度,硬性灌輸知識,從而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針對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這種情況,日本早期教育家鈴木鎮一尖銳地說:“在孩子們身上存在著不可估量的潛在能力,雖是處于他們雙親的'摧殘’之下,然而還是發揮出難以相信的能力,只要拋棄錯誤的教育方法,則無論什么樣的孩子,其能力的幼芽都能茁壯地生長起來,所以說孩子的能力的幼芽是被大人掐掉的。”(劉善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