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力對于人來說非常重要,它是我們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關鍵,可以說記憶力好的人,學習和工作都做得很漂亮。但是人的記憶力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好的記憶力也會變差,這該怎么辦呢?有沒有
增強記憶力的方法,當然有,而且有很多!其中不乏有復雜的記憶術,當然吃的東西也很重要,但有沒有一種省事的辦法呢?還真有!這就是做夢!
大家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白天數學題做多了,晚上做夢也夢到都是數學。白天英語學多了,晚上做夢說夢話都用英語來說。遇到這種情況,一般的經驗之談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嘛”,“你神經太緊張了,才會這樣子”。而科學家們卻在研究究竟我們做這樣的夢對我們的記憶有什么幫助。
■做夢會有什么幫助?
早前就有研究者發現那些走迷宮的老鼠在睡覺的時候海馬神經活動跟走迷宮的時候是很相似的,這些小家伙好像睡覺的時候也在重播走迷宮的場景。當然這只是揣測,我們不可能叫醒酣睡的老鼠,然后讓它告訴我們它剛剛是夢到走迷宮還是夢到了吃奶酪。
于是神經科學家 Erin Wamsley 和 Robert Stickgold 找來了一批更好的實驗對象——哈佛大學的本科生。他們讓這些學生在電腦前坐45分鐘,玩一個虛擬現實迷宮的游戲。在這中間科學家們將一個特定的對象設為終點,讓學生們記住,然后讓他們從迷宮里隨意的點出發,找到返回終點的途徑。
做完游戲之后,學生們被分為兩組,一半的人去睡覺,一半的人則留下了看錄像。科學家們用腦電圖探測了睡覺組的大腦活動,之后在中途叫醒他們一次,問夢到了什么,或者在他們睡完午睡之后問他們做夢的情況。
結果是不出意料的,在第二次測試中,睡覺組相對于不睡覺組更快地找到了特定目標。而四位做夢夢到迷宮的童鞋更厲害,他們的速度不僅比之前提高了,而且是其他睡覺組成員的十倍,遙遙領先。
■夢是怎么對記憶力起作用的呢?
盡管這些做夢的童鞋報告說他們夢到了迷宮的圖像或者聽到了電腦程序的背景音樂,但是 Stickgold注意到他們的夢并不是對經驗的精確重現。比如其中的一個學生不僅夢到了迷宮的影像而且夢到了自己幾年前在一個蝙蝠洞探險的經歷。
這些夢表明大腦并不試圖建立過去所發生事情的精確記憶,而是大腦試圖把新的記憶納入到已有的知識體系之中。Stickgol說“好像大腦試圖指明當我再次進行迷宮測驗的時候,我過去的那些經驗會對我有所幫助。”
大家都知道睡覺前和睡覺后記東西比較牢,那是因為睡眠消除了后倒攝和前倒攝的作用。而這個研究則首次證實了做夢也有助于記憶力的改善,因為它不僅重現當前的經歷,而且喚醒了以前的相似經歷。
雖然實驗還有待改善的地方,但無疑是一個良好的開端,讓人看到了大腦的巨大潛能。 或許夢永遠都不能像周公解夢那樣所說是未來吉兇禍福的征兆,但現在看來,凱庫勒做夢夢到一條咬住自己尾巴直打轉的小蛇而想出了苯的分子結構這樣的事情應該并不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這個實驗的結果讓人驚喜,同時也會引起巨大的好奇。為什么有些人夢到了迷宮有些人沒夢到呢?這樣夢到迷宮的人的神經元活動跟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呢?可以有什么辦法能讓人主動地夢到想要記住的東西呢?等等。這些問題都有待科學家們逐一解決。
所以,不要認為做夢對睡眠不好,你不過是你的自我暗示,頻繁做夢可能有問題但是正常做夢絕對
記憶力和睡眠都有好處!(文章來自:新浪,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