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障身體健康和大腦健康方面,鍛煉大腦與合理飲食及鍛煉身體一樣重要。研究發現,以下方式可以鍛煉大腦和增強記憶力。
1.學習新的知識。每天花15分鐘來培養一個新的愛好,進行一項新的活動,或者研究一個問題。愛因斯坦曾說過,人們只要堅持每天花15分鐘學習新的知識,一年之內就會成為專家。這與在校學習和在商業界打拼一樣,要想獲得成果,投入是很關鍵的。
2.要下定決心開展認知訓練。研究發現,與沒有接受過認知訓練的社區老年人相比,接受過幾周認知訓練的老年人在推理能力和信息處理速度上有了大幅提升,而且10年后在日常生活中面臨的困難也更少。
3.通過上課學習一些新的有趣的知識。社區大學和線上平臺都提供了很多主題的學習內容,而且學費也不高。你可以選擇參加一個與自己的工作和日常生活都不相干的課程,挑戰自己的大腦,去學習一些新的有趣的知識。例如,你可以去跳方塊舞(很好的鍛煉方式),學說西班牙語,學習下棋,學習打太極,鉆研天文學,學習雕塑等。玩軟陶或培樂多彩泥有助于兒童和成年人大腦內形成新的神經連接,提高
靈活性和手腦協調性。
4.交叉工作。了解別人的工作,或者用幾周來輪崗,可以提高員工的技能水平,改善他們的大腦功能,同時讓他們在工作中有更多的靈活性。例如,雜貨店員工可以學習如何收銀、擺貨架、采購產品,以及輪流在農產品區、雜貨區、奶制品區學習如何做導購。
5.兒童和成年人都要少看電視。研究發現,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在兩個小時及以上的成年人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明顯更高。看電視一般來說是一個不需要動腦的過程。當然,這些研究也沒有明確指出,觀看能夠學到知識的電視節目(比如,我在公共電視臺上所做的節目),是否會產生與情景喜劇和體育節目一樣的效果。
6.打破日常生活習慣,刺激大腦內不活躍的區域。做一些打破常規的事情,來刺激大腦的另一側區域,開發兩個大腦半球。例如,你可以用不常用的那只手來寫字、穿衣、刷牙、擺餐具、投籃、打乒乓球、操作鼠標等。這種改變雖然會讓你的大腦感覺不適,但是實際上打破了你固有的生活習慣,促進新的連接在大腦內形成。
7.去新的、有趣的地方旅行。讓大腦有不同的體驗,接觸不同的氣味、風景和人群,有助于增強大腦的功能。看地圖找路可以在多方面刺激大腦,同時鍛煉頂葉(大腦內負責引導視覺和空間感的區域)。
8.與聰明的人交朋友。正所謂“近朱者赤”。與優秀的人在一起,你可以與他們交流思想,獲得新的觀點,挑戰自己的大腦。我們絕大多數人都知道,要想玩好游戲,就要與那些比我們玩得好的人一起玩。同樣,與優秀的人在一起可以不斷突破我們大腦的上限。所以,我們要多與能夠挑戰自己的人在一起。
9.用音樂來強化大腦。大量研究表明,學習奏樂和聽音樂(尤其是古典音樂)能夠增強記憶力、改善情緒。古典音樂還可以增強記憶力和認知功能。研究發現,僅僅聽25分鐘的莫扎特或施特勞斯的音樂就可以降低血壓和壓力激素氫化可的松的水平,聽阿巴合唱團(ABBA)的歌曲也有降低氫化可的松水平的作用。聽舒緩和歡快的音樂有助于緩解焦慮和抑郁。學習奏樂則有助于增大海馬體的大小。拿起你的吉他彈起來吧!史提夫•汪達(Stevie Wonder)曾說過:“音樂帶給我們的實際上是回憶。”研究發現,聽歡快或舒緩的音樂能夠讓我們回憶起過去的美好,而聽驚悚或悲傷的音樂一般會讓我們回憶起不堪的過往。所以說,音樂可以發揮很大作用。
10.解決學習問題。大量研究表明,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患阿爾茨海默病和認知功能減退的風險更低。然而現如今,數以百萬計的兒童、青少年和成年人都存在學習困難,盡管他們的
智商處于正常水平甚至超出正常水平。這些困難往往是由注意缺陷障礙或其他學習問題所造成。只有意識到這些問題并解決它們,才有可能實現“終身學習”。
(來源:公眾號:warfal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