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煉大腦的方法很多,而且并不難,只要稍微改變一下你的生活方式,比如換只手刷牙、閉著眼吃飯、發發呆、玩玩填字游戲、適量運動,一個嶄新而聰明的你就出爐了。
1.閉眼吃飯。閉上眼睛,靠其他感官去尋找食物,再送到嘴里,這樣可以刺激觸覺、味覺和嗅覺,從而增強大腦中相關區域的功能。
2.吃富含卵磷脂的食物。乙酰膽堿是大腦的“潤滑劑”,它能使腦部更加活躍。而卵磷脂能轉化成乙酰膽堿,因此,多吃花生、大豆、毛豆等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將有助于提高記憶力。
3.用手指分辨硬幣。隨時在口袋里放幾枚不同面值的硬幣,沒事時拿手指的指尖去嘗試著分辨,這樣可以刺激大腦皮層,從而挖掘出大腦隱藏的一些能力。
4.關掉聲音看電視。阻斷聲音,僅靠畫面去分析電視里正在播放的內容。這樣做能刺激大腦皮層,并訓練自己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情。
5.學門外語。大腦里有一塊被稱為前額皮質的區域,它直接影響你的決策能力,而學習外語可提高這塊區域能力。
6.點沒吃過的菜。做習慣的事情會讓你感覺輕松,比如去常去的餐廳吃飯,點以前常吃的菜,這是因為在你腦中已經形成了程序記憶,不會再對腦部形成刺激了。所以有意識地做一些不常做的事就顯得非常重要,新的嘗試對大腦來說是一種很棒的刺激。
7.繞路走。有空的時候可以嘗試一下繞路而行,即使迷路也沒關系。為了找到正確的路徑,你會開動腦筋,而這種滿負荷運轉狀態對鍛煉你的大腦十分有益。
8.用左手刷牙。大多數人都習慣用右手,右手運動是靠左腦支配的,因此人們平時對左腦使用得比較多。如果有意識地讓左手做一些事情,那么對腦來說是一種新的刺激,而且利于開發右腦。
9.轉移注意力。站起身走走、爬爬樓梯、做做深呼吸或伸展運動。或許你已經意識到,在做這些放松的身體活動時你的大腦仍然會繼續處理上一個任務,有時甚至還能產生新的想法。
10.去陌生的地方。通過體驗未知世界,能讓大腦空間更加廣闊。去沒去過的地方,見沒見過的東西,可以使大腦保持新鮮的狀態。
11.換個角度看問題。有些東西即便絞盡腦汁也是想不出來的,你需要嘗試從各個角度去觀察和思考問題,這樣大腦也會越來越靈活。
12.吃早餐。腦重量僅占人體總重量的2%,但其所消耗的能量卻占到總耗能的18%,而其唯一的能量來源是葡萄糖。早上是腦部最缺葡萄糖的時期,不吃早餐就去上學或工作,大腦能量會不足,無法充分發揮出其能力。研究表明,早餐能為大腦提供一天所需能量的25%。
13.多咀嚼。咀嚼次數越多腦部的血流量增加得也就越多。
14.快走。運動神經中樞在腦的前額葉,運動命令就是從這里下達的。每天進行20分鐘的快走可以改善腦部血流量、刺激腦產生有益的活性物質。研究表明,經常運動可以降低患癡呆癥的幾率。
15.管理時間。科學家在上世紀80年代末發明了一種時間管理方式
(番茄鐘):用簡單的廚房定時器給工作設定25分鐘的時限,時間一到就休息幾分鐘,這會讓你的頭腦更為敏捷。
16.制造快樂。之所以你能感受到喜悅和愉快,是因為腦內分泌了一種名叫多巴胺的物質,這種物質還能增進神經腦細胞的發育、擴展神經網絡。你可以主動去制造去多巴胺,比如不時給自己設定一些易實現的目標:改善伙食、晚上和女朋友去看電影。當你一想起這些令人愉快的目標,你的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而你也能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17.判斷自己是右腦型還是左腦型。右腦適合對圖像、空間、音樂等信息進行處理,直覺和綜合判斷力強,同時具備信息合成、整體認知等能力。
右腦發達的人通常擅長美術、音樂,但對數學感到頭疼。而左腦則適合進行語言、計算的處理,行動方式是分析式和理論式的,一般左腦發達的人數學優秀,善于有邏輯地思考問題。能否高效用腦就得首判斷自己是哪種腦型,因此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大腦才會更興奮。
18.多睡覺。你沒看錯。睡覺可以讓你更聰明。人在入睡后大腦依然在繼續處理各類記憶,而當你醒來后,你會發現記憶力更好了。
19.吃姜黃。姜黃是一種調料,也是咖喱中常見的香料,其內含的姜黃色素有助于預防癡呆癥。
20.定期運動。根據《鍛煉和大腦的革命性新科學》一書中的理論,跆拳道、跳舞等運動可以提高大腦協調能力。哪怕宅在家里,你也可以拿著Wii的體感控制器,在電視屏幕前手舞足蹈鍛煉大腦。
21.讓手機歇會。不斷查看手機短信和電子郵件會分散注意力,降低工作效率。如果可以的話,嘗試在特定的時間將手機關掉,你就能專心工作了。
22.皺眉。別小看皺眉這樣簡單的動作,它會讓你的思維變得更具批判性和分析性。
23.觀看新知視頻。用思想的力量來改變頭腦,比如觀看前沿科技、政治和藝術有關的視頻,你會發現自己突然變得更善于思考了。
24.利用圖片。一個能讓你增強記憶的秘訣是:把你想要記住的東西和一幅生動的畫面或圖片相結合。
25.制造混亂。嗅覺和人的記憶密切相關,一般氣味的刺激是和眼前事物一致的。可是如果鼻子聞到的是咖啡的香氣,但看到的卻是魚的樣子,那你的大腦就開始“混亂”了,而這種混亂卻可以刺激腦部的一些神經,使得神經細胞分泌更多的神經遞質,從而優化大腦機能。
26.肯定自己。不停地暗示自己、肯定自己,增強這種意識會使大腦的潛意識被慢慢激活,幫助你全力以赴地實現自己的目標。
27.玩動作游戲。適度玩一些動作和槍戰類游戲可以提升你的反應速度,改善協調能力。
28.讀聰明人的微博。有一些人的微博會讓你大開眼界,比如預測了次貸危機的經濟學家、獲得文學大獎的小說家等。
29.說出來寫下來。把想法轉化為語言從腦里傳遞出來,之后再一次轉化為文字或聲音重新進入大腦進行分析。此時被大腦重新接收的信息又會被你過濾一遍,或許你可以產生更好的想法。
30.逛美術館。這不僅讓你看上去更聰明,欣賞藝術還能幫你減壓,
集中注意力。
31.玩猜謎游戲。文字游戲和猜謎能降低患癡呆癥的風險。你喜歡玩填字游戲和數獨游戲嗎?不用再因為浪費時間而內疚了,要知道你是在“提升自己”。
32.活動手指。大腦所感受到的刺激很多是通過手指來傳遞的,比如彈鋼琴、敲鍵盤。當你達到“盲打”的水平后,手指對大腦的刺激便會逐漸減少,因此你需要主動去練習一些新動作,比如通過帶觸控屏幕的電子設備去玩“切水果”等游戲。
33.玩樂器。捧起你的吉他,打起樂鼓。玩得不好沒關系,關鍵是玩樂器可以讓大腦中控制記憶和協調能力的部分更為活躍。
34.找個愛好。如果你對一件感興趣的事情特別在行,做事時你的大腦也會變得更有效率。國際象棋高手就比業余愛好者辨識能力更強。
35.發表評論。在互聯網上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評論家。不管是對一本書、一部電影,還是某種美食,你都可以通過微博言簡意賅地寫下你的感受,這可以幫助你更好地
分析與思考。
36.告別計算器。盡可能強制自己進行口算。例如去超市購物口算出總價,或是憑借對菜品單價的記憶,算出這頓飯要付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