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特別是工作當中,我們每個人都會碰到需要向他人以書面形式或口頭形式闡述自己的觀點、想法的情況。可現實中,我們說話做事經常出現邏輯混亂、想到哪說到哪,不能很好地突出重點,層次分明的把一件事情說清楚,這往往會限制、阻礙我們的發展。
面對這些問題,如何才能突出重點、
邏輯清晰、主次分明的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呢?學會“金字塔原理”就夠了!
下面我就以巴巴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一書,和大家具體的講一講金字塔原理的精華內容。
金字塔通?梢苑譃“塔尖、塔身、塔基”三個部分。金字塔原理,就是根據金字塔的結構,把金字塔分成縱向結構和橫向結構。縱向結構就是從塔尖到塔身,再到塔基,橫向結構就是塔身和塔身、塔基和塔基之間的邏輯結構。
運用金字塔原理,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在寫作、思考、表達、解決問題的時候,要像金字塔結構一樣,整體上把握縱向結構,突出重點;具體內容上把握橫向結構,突出層次性和邏輯性。
也就是:從金字塔頂端的一個核心觀點開始,自上而下的表達;然后從左往右,沿著各個分支,把你的內容一層一層呈現給別人。這樣不僅能讓你的思路清晰,同時能讓別人更好的理解你的內容。
我們先來說一下金字塔的縱向結構策略。
縱向結構策略,簡單來說就是要:先說結論,然后以上統下。比如在給領導匯報工作、或寫文案、文章時,應該把你想表達的觀點、結論先說出來,同時上一層的內容必須是對下一層內容的總結概括。而不是先說一大堆事實,然后等著聽眾或讀者來猜你要說什么。工作生活中的多數時候,大家既沒那個時間,也沒那個精力,所以要先說結論并以上統下。
我之前分享過的“PREP模式”就是一種符合金字塔縱向結構的策略:先表明你的觀點、結論或主張P;然后再說出支持你結論的“依據”R;接著再用具體的案例,或者實際的資料、數據來提高你結論或觀點的說服力E;最后再重申一下結論P,確保自己想傳達的信息,已確實傳遞。比如你希望老板給你加薪,首先,你要提出你要加薪的想法(塔尖/P),然后列舉說出你為什么想加薪,也就是理由(塔身/R),最后用事實和數據支撐你加薪的理由(塔基/E)。
到這里,還沒完,因為先說結論也是要講究技巧的。你不能一來就沒頭沒腦地就說一個結論,這樣會很突兀,所以還要學會用序言來打磨塔尖。就像書籍有序言一樣,作報告、寫文章、闡述觀點時也需要一個序言。也就是做一下包裝、找一個由頭、用一些引導的句子,這樣才能引起對方的興趣,讓對方能夠聽進去或看進去。
要做好序言,要搞清楚四個關鍵:背景、沖突、疑問和回答。
背景指的是跟你主題有關,不需要深入論述,別人也不會產生異議的內容。比如我開篇的第一句話,就是一個簡單的背景;沖突指的是背景信息里面存在的矛盾,或推動故事情節的轉折點。比如我開篇的第二句話;疑問說的是用較為清楚的語言把矛盾揭露出來。比如我開篇的第三句話;回答指的是答案/結論,就是回答上面的問題,同時引出你的中心思想。比如我開篇的第四句話。
這個“背景、沖突、疑問、答案”序言四段論不是完全固化的,它可以根據具體的語境、對象、需要,打亂次序、自由調換。比如:開門見山的方式,先說答案,然后說背景,再說沖突和疑問;或者突出憂慮的方式,先說沖突,再說背景,再說答案;或者先給出一個問題,然后說背景,沖突,最后給出答案。
說完了縱向結構策略,我們再來看金字塔的橫向結構策略。
橫向結構策略就是表達過程中的“橫向邏輯、并列邏輯”。首先要做的是,對你要表達的內容進行歸類分組,并保證每一組的內容屬于同一個范疇,同時給每個范疇起個名字。這個很好理解,比如你整理文件的時候,會把類似的一些內容整理到一個文件夾中,然后再給這個文件夾貼個標簽,命個名。把具體的、雜亂的一些內容,進行歸納分組后,既方便我們自身理解和表達,也能讓他人更好的理解和接受。
其次要遵循“邏輯遞進”的原則,對每組的具體內容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進行分解、拆分、排列。邏輯順序的具體分類比較多,常見的有三種:一是時間順序(比如過去、現在、未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等);二是結構順序(比如從整體到部分的分解);三是程度順序(比如上期講到過的
“時間四象限法”中處理事情的順序:先緊急且重要,接著重要但不緊急,再到緊急但不重要,最后不緊急不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在做歸類分組和排列順序的時候,要符合MECE法則。MECE法則的意思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相互獨立說的是拆分的子問題要沒有交叉(比如把人分為男人和已婚的人,就有了重疊交叉),完全窮盡說的是拆分的子問題要盡可能周密和面面俱到,不能有遺漏。當然,這是一種理想狀態,具體用的時候根據實際情況和自身的需求來細分就可以了。比如我之前參照“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件”做的一個如何提高閱讀速度的簡單分解:
這樣做了分解之后,我們就可以一目了然、思維清晰的知道影響閱讀速度的原因和
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了。
最后我們來簡單總結一下:金字塔縱向結構策略的“結論先行和以上統下”讓我們突出重點、層次分明;金字塔橫向結構策略的“歸類分組和順序排列”,讓我們的內容既有廣度、也有深度。如此,我們就可以做到邏輯清晰的思考、寫作和表達了,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的內容更容易被別人看懂、聽懂。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金字塔原理》一書所做的精華內容梳理了。掌握速讀記憶,倍增學習效率!如果你也想擁有一小時讀完一本書并記住要點的能力,就快去下載軟件試試吧~
文/速讀G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