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每個人都需要具備的能力,持續寫作的人在這6方面會比你更有優勢:
1、于學習而言,寫作是“學習效果的放大器”。拿讀書來說,如果你發現自己讀書之后沒有多少收獲,對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刻,甚至是讀過就忘。那么你可以試試寫作,寫寫對某個知識的理解和思考、寫寫對某個觀點的看法,寫完之后可以發出來給大家看,和大家討論。一段時間后你就會發現,你的學習效率、吸收知識的效率可能是你之前的5倍甚至10倍。因為在寫作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很多原以為自己想明白了的東西,其實并沒有想明白。也就是說,寫作會逼著你進一步地去思考,從而更好地吸收和輸出知識,提升你的學習效果。
2、同時,寫作也是“個人能力”的放大器。你有一項技能和別人知不知道你有這項技能完全是兩碼事。最理想的狀態是:你有一項技能,同時很多人都知道你有這項技能。寫作就是這樣一個工具,它是你個人能力的放大器。在社交媒體時代,你擁有寫作能力,就相當于你在網上給自己安了一個喇叭,你可以時不時地喊一嗓子,亮亮相,讓更多人注意到你,認可你,欣賞你,最終連接到更多的資源。
3、寫作還是一項重要的“生存技能”。每個人生存于社會中,都必須與人協作,連接資源,獲取資源,為己所用,在此過程中最需要的技能之一便是有效溝通。一個人的溝通能力決定了他最終能獲得的資源的規模和質量,以及獲取速度。移動互聯網時代,社交媒體改變了人們的溝通方式。如今我們更多地在線上通過文字溝通,所以在這個時代,文字表達能力決定了你的溝通能力,成為你最重要的生存技能之一。
4、寫作是“倒逼成長”的絕佳方法。我經常面臨這樣的狀況:今天不知道寫什么。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什么?如果你今天沒有學習,沒有成長,沒有對一件事進行深入的思考,你就不知道寫什么;如果你每天都有東西寫,而且寫出來還不錯,說明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相比,又有了新的進步。一天下來,你有沒有得寫、寫得好不好,正是檢驗你今天有沒有進步、有沒有成長的一個重要標準。用輸出倒逼輸入,寫作絕對是你逼著自己每天成長、每天思考的重要手段。
5、寫作可以“重復銷售”自己的時間。人和公司一樣,都有商業模式,一個人的商業模式,就是他“售賣”自己時間的方式。按照這個定義,個人商業模式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同一份時間出售一次;第二種,重復出售同一份時間;第三種,購買他人的時間再出售。第一種是大多數人的常態,第三種只有少數人能做到,第二種是每個人都可以立馬動手優化的。優化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靠寫作,因為寫作就是在復制時間。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理解。第一,你給一個人分享,和給一群人分享,講的東西是一樣的,但后者的效率是前者的十倍、百倍、千倍,甚至萬倍。寫作就是這樣一種高效的交付工具,可以在同樣的時間內成批量地交付你的價值。第二,你給一群人做現場分享,花費2小時,下一群人想聽,你又要花費2小時。但我一年前寫的文章,到今天依然有人在看,明年還會有人看,不斷有人在看,而我不需要再付出時間。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最寶貴的財富,一個人可以重復售賣的時間越多,他就能得到越大、越多的回報。
6、寫作是一項“抗攻擊性最強”的技能。第一,寫作技能是一項底層技能、一項普適技能,它可以為所有技能賦能(比如:一個厲害的程序員+會寫作;一個銷售達人+會寫作;一個優秀設計師+會寫作;一個產品運營+會寫作;一個創業者+會寫作;一個投資經理+會寫作……每一種身份與寫作能力相加,都能產生很有想象力的反應)。第二,寫作技能是一項高保值技能,無論這個世界變成什么樣,科技如何發展,各行各業如何變遷,寫作這項技能都不會貶值,它只會越來越貴。第三,寫作技能具有極強的時間累積性,這樣的軟性技能越早開始積累越好,一旦形成,別人無法在短時間內超過你。
知道了寫作的好處,怎么寫、如何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就是直接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了。
提升寫作能力有三個核心要素:輸入、思考、輸出。輸入是前提,思考是本質,輸出是結果,要想學好寫作,提高寫作能力,這三者缺一不可。

1、首先是輸入。
主要方式就是讀書學習,我們只有持續地讀書學習,不斷做高質量的輸入,腦子里才有貨,才能不斷掌握新知,獲得新觀點,產生新思考,也只有這樣,才能長期、穩定、高質量地輸出內容。通常情況下,一個每年讀50本書的人肯定比一個每年只讀兩三本書的人,更能持續、高質量的寫出好內容。
一年閱讀50本書乍一看很難,但其實很容易,你只需要培養4種能力,或者說養成4個習慣:
①規劃出一塊專門的閱讀時間,最好是早晨。早晨醒來的時候,精神質量和心情都處在清空的最佳狀態,同時也不容易受外在因素影響。②遠離并戒掉社群媒體成癮的習慣。回顧一下,你是不是把自己的大把時間用在了滑手機、逛社群網站、看視頻等事情上?③養成快速閱讀的習慣。你一分鐘閱讀200字,那你閱讀一本書至少需要10個小時;但當你學習掌握了快速閱讀的能力,能一分鐘閱讀2000字,那你用一小時就可以初步讀完一本書了。④養成快速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做讀書筆記會消耗我們的時間,但它可以幫我們提高讀書的收獲。
具體閱讀:一年有效閱讀50本書的4個秘訣
補充閱讀:高效做讀書筆記的4個實用方法
2、其次是思考。
能不能能深入思考,是寫出精彩文章的關鍵。很多人覺得自己不會思考,其實不然。現實中我們不是不會思考,而是沒有思考的習慣,懶得思考。因為對于很多人來說,思考并不能像呼吸那樣自然而然的發生,需要你去主動引導。
具體的引導方法就是不斷向自己提問。比如:①以一種“好奇”的心態去追問事物的本質,知其所以然;②以一種“求知”的心態去建立知識的鏈接,也就是當你學到一個新知識時,你要問一問自己“這個知識點和哪些知識點相似,可以解釋生活中的哪些現象,可以和哪些知識互為佐證”等等;③以一種“致用”的心態去應用所學的知識,比如看到我講的快速閱讀方法之后,如果你覺得有一點用,就不能停留在認識的基礎上,要親自去用這個方法去讀書看看;學到一個爆款海報的設計邏輯后,暫時你可能用不上,但你可以在逛街時可以想想,商場、門店的設計是不是可以參考借鑒這種設計邏輯。
3、其三是輸出。
所謂輸出,就是寫。寫作是需要手感的,手感的產生和保持源于持續地寫。你不用一天動不動就寫五千、一萬字,你可以寫得短些,比如三五百字,但最好每天寫一點。
為了更高效地寫作,要學會建立自己的寫作流程。通常來講,寫作包括:定主題、擬標題、搭框架、查資料、寫初稿、排版、修改打磨等步驟。但不同人有不同的寫作習慣,你要建立適合自己的流程。建立流程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效率和保證質量。
想要寫作能力得到快速的提升,還要建立自己的反饋系統。你寫得好不好,哪里好,哪里不好?這些都是反饋,只有建立一個這樣的反饋系統,你才能根據反饋不斷提升寫作技巧。比如找專門的老師給你指導反饋;加入一些寫作的興趣小組或社群,相互交流;或者把你的內容發布到網絡上,讓大家給你提提意見。
注:內容梳理自粥左羅書籍《學會寫作》
文/G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