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操的目標是增加我們身體動作的自由度,那么思維體操的目標則是增加我們思維活動的自由度。
練習明晰的主觀性
練習明晰的主觀性,就是明了如何洗滌頭腦,讓思維裸露出來。事實上,我們的精神衛生狀況很差。我們意識不到那些神經癥、悲觀情緒、怨恨、各種框架以及推動我們的無意識活動。這些精神垃圾玷污了我們的靈魂,就像汗水和污垢弄臟身體一樣。這些垃圾禁錮我們的人生,限制我們對現實的判斷,尤其是對自身或他人的判斷。
身體的衛生在我們看來一目了然,因為我們能意識到自己的身體,但我們意識不到自己的思想。不斷練習對自己的思維活動的強烈意識,使之成為第二天性,這就是練習明晰的主觀性。
訓練方法:可以通過定期的冥想、靜坐來增加思維的明晰性。
卸載那些不懷好意的“應用程序”
我們懂得在智能手機上安裝、測試一個應用程序并且在該程序不再適合我們的時候將其卸載。為什么我們在精神生活中卻不懂得這么做呢?如果父母曾教導我們什么樣的東西有哪些缺點,那么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應該有能力卸載那些不懷好意的思維軟件。
訓練方法:可以通過批判性思維來卸載自身的“應用程序”,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很多規則、思維、想法和觀點并沒有經過太多的審視,直接就被我們的大腦所接收,需要通過批判性思維來建立一個過濾器。
從習得性無助到習得性強大
人類中最具欺騙性、毀滅性和最廣泛存在的垃圾軟件之一是習得性無助。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表現為:“我做不到。”“我配不上。”“我不能勝任。”等,他們就像鏈條一樣牢牢拴在我們思維上。
當你第一次你試圖掙脫一根鏈條時,由于它已經成為你自我的一部分,它會盡全力抵抗,以證明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它讓你想起每一次的失敗,向你強調:“我跟你說過你不行”以及“沒必要嘗試”。你務必堅持不懈,絕不放棄,你比你所受的教育告訴你的那個自己強大多了。
訓練方法:打破習得性無助這條鎖鏈的最佳方式是熱愛、沖動、激情,這有助于堅持下去。我們可以通過大量閱讀、批判性思維和定期總結復盤,來不斷升級自己的認知。實際上從習得性無助到習得性強大的轉變非常困難,需要很長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做到。
對新事物充滿激情
從安薩里到米開朗琪羅、喬爾達諾•布魯諾、達•芬奇或理查德•弗朗西斯•伯頓,這些博學家有一個共同點:對新事物的激情,即“迷新癥”。這種激情的燃燒離不開美國人所說的“Can-Do”態度,即“我能做”。這種能力直接來自習得性強大。
患上迷新癥后,你自然就想拉伸自己的思維空間,就像拉伸肌肉一樣。你的思想空間將更靈活,適應性更強,因此能勝任比之前更多樣的姿態和形式。
訓練方法:對事物進行主動性思考,比如速讀學習,可以每天設置一個訓練目標,當目標實現后,又開始每周、每月、每個季度……設置新的目標,并逐一挑戰,相信幾年后你就能成為一個具有主動思考能力的人。
練習思維靈活性技巧
禁錮大腦,這種行為既不討巧,也不明智:你必須知道怎么去做。任何手工勞動都會暫時限制手的動作,但你還得知道怎么擺脫它。正如伯頓吟誦的:“是的,因為不知自己不知的人不會知。”一致并不是智慧之舉。如同工業化的農業把一致作為最大優點,從而導致生物多樣性降低一樣,工業化的精神文化(源于從中小學到大學的打分生活)也導致了精神多樣性的降低。
訓練方法:把思維從狹隘、守舊、僵化的模式中解放出來,可以通過全腦速讀記憶訓練,提升閱讀速度、激活沉睡的右腦,在大量閱讀各類書籍后,思維自由、隨意,也讓自己變得更富有想象力、天馬行空也沒有關系。
思維空間化
思維活動的宮殿從空間開始,但通過情緒記憶和聯想記憶鋪展開來。歷史學家皮埃爾•波泰通過描述中世紀的地界劃分手段清楚地闡明了這一點:由于沒有書面的地籍簿,農民們會就一塊土地的劃界達成一致并讓一個孩子充當證人。當那孩子記住了這個地方,人們就給他一個大耳光以鞏固他的記憶,這種記憶的技巧自石器時代以來就一直被使用。
打造你思維活動的宮殿,你的認知就會展現在自己面前。這是持續練習明晰的主觀性的絕佳手段。這也是促進習得性強大的一種練習,因為通過建造你自己的知識博物館,你會不斷向自己證明你的能力和潛力。
訓練方法:通過多個思維模型,在大腦中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框架,抓住學習和思考的本質,最終通過這些知識來改變人生。
無視同輩
同輩把我們置于他們的水平,思維的、智力的、精神的,等等。這可能是積極的(“既然我能成功,為什么你不能呢?”),也可能是消極的(“既然我失敗了,你怎么會成功呢?別自以為是了。”)。然而,只要你想別人之所想,你就不會自由。如果說智力就是自由,那么智力的基礎是獨立思考而不擔心其他人在想什么的能力,這就是真正成熟的狀態。
要讓自己的活動自由最大化,就要與那些想要阻止你發散思維的同輩針鋒相對。
訓練方法:對待事物,要能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能人云亦云,要培養獨立思考和生活的能力。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