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
筆記可以被視作生活、學習的印記,那么我希望筆記可以更加完整,更加豐富。如此,我們便需要一種全能的筆記方法,在生活、學習過程中,隨時隨地、隨心所欲地記錄筆記。
以己為筆,以腦為記
筆記是對知識挑選和壓縮的過程,不僅能鍛煉我們的思維力,還能提升大腦對外界資訊的捕捉能力。筆記是對我們學習知識重點的永久性文字記錄,同樣是證明我們克服記憶局限性的一種學習及生活方法。
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除了認真傾聽他人對知識的講解,還需要及時將自己接觸到的資訊重點、難點記錄下來,如此才能夠達到良好的資訊及知識學習記錄效果。要做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筆記就做到以下幾點:
記錄筆記的正確順序
首先,資訊接收時,需要保持和資訊傳達者一樣的思考速度,摒棄其他與接收知識、資訊無關的雜念,做到專心思索。
其次,準確地把握資訊傳達者所說重點、難點及觀點。
再次,懂得取舍,不要盲目地記錄各種知識、資訊,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選擇重點性記錄。
最后,我們還需要明確一個重點,筆記只是為了輔助腦記,做筆記的同時一定要活用大腦,如此才能記錄出我們需要的筆記,而不是空寫一篇毫無意義的文字。
做筆記的六大重點
1.筆記的格式
正確的筆記格式是,每頁筆記的上下左右都留有一定的空白,而且重點部分的筆記與非重點的筆記要分清楚,千萬不可混在一起。一般而言,筆記的重點部分可以占到全部筆記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每頁筆記都應該是由知識重點和學習批注組成的,這兩種資訊應該有明確的劃分,我們可以按照個人習慣把筆記分成兩部分,或筆記本的上半頁為學習到的知識重點,下半頁為個人批注;或左半頁為學習到的知識重點,右半頁為個人批注,只有將兩種資訊明確分開,才能夠直接顯現出學習效果。需注意的是,這兩部分的內容要相互對應,才便于日后進行總結與復習。
2.積極主動記錄筆記
筆記是我們學習的一種手段,不是一種被動的學習行為。有些人在做筆記時,會憑自己的情緒好壞以及感興趣的程度來做筆記。這種情況下做出的筆記往往毫無意義,短時間過后便徹底忘記。
3.把握好“看”、“聽”、“寫”的關系
任何筆記的記錄都離不開“看”、“聽”與“寫”三方面,要做到認真獲取知識,同時記錄好筆記的內容。千萬不要一味低頭看書、記錄筆記,而是要注意聽取老師或朋友的講解。把握好“看”、“聽”與“寫”的節奏,在相互依存的前提下靈活地記錄筆記。
4.做適合自己的筆記
想要學習有效率,要學會做屬于自己的筆記。例如,課堂上老師所講寫的筆記自然是需要記錄的,但是我們要善于總結和整理,這樣在復習時更能發揮作用。
5.簡明扼要的筆記
簡明扼要的筆記可以讓我們快速的把學過的知識在大腦里形成知識結構,達成聞一知十的效果,如此對與我們學習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6.善于吸收別人筆記的優點
做筆記不能閉門造車,不能只是局限在自己的框框里,要和朋友、同事、同學相互交流,這樣才能取長補短,發現自己不足。
做筆記的準備工作
1.調整好自己的情緒
情緒的好壞會影響到做筆記的效果。美國神經生物學家們研究發現,人體的情緒因素主要存在于左大腦中,而人體的左大腦負責學習過程中主要的邏輯、分析及判斷工作,良好的情緒可以提升大腦的活躍度,從而提升學習效果及筆記的記錄效果。如果沒有好情緒,只是機械地記下老師所講的知識內容,不顧及自己的學習效果,是對學習不負責任的表現。保持輕松、愉快的情緒,可以讓我們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更主動、更輕松,
記憶和理解知識的速度也會加快,在這種前提下做出的筆記效果自然會更好。
2.帶著問題做筆記
在學習之前進行課前預習,對于提高學習成績是很有效的手段之一。在預習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自己不懂的問題,這時候就要把有疑問的地方記錄下來,帶著問題來學習,這才是做筆記的目的。
3.準備好做筆記的各種工具。
準備兩種顏色以上的筆,透過運用不同顏色的筆來區分不同內容,突出知識的重點與難點等。此外,在筆記里穿插一些色彩,也能讓筆記充滿活力,給我們視覺上的享受,當然你還可以用
思維導圖快速記錄內容的主干,細節等信息。
而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筆記也可以借助高科技的產品來記錄。比如,用錄音筆或手機錄下老師講課時分析問題的過程,萬一在課后遇到問題可以重聽一下。但同學們要注意一點,要錄下老師的講課資料時,一定要事先征得老師的同意。
筆記是我們學習及復習知識的有利工具,能幫助我們快速的鞏固知識在大腦中的記憶。做筆記的習慣不要輕易的受自己的情緒所影響,只有堅持不懈的做筆記,才能讓
學習效率有所提高。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