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速發達的信息時代,
快速閱讀能力有多重要,我們從最新的高考語文科目大綱要求中可以看出來:新大綱修訂語文閱讀的兩個選考模塊為必考內容,此舉不僅加大了閱讀能力的考察力度,還會讓答題時間變的更緊張(如果其它題量不減的情況下),因此,培養學生快速閱讀能力將成為語文學習的重中之重。
一、高考新大綱語文科目解讀:
①、考查快速閱讀能力和信息篩選處理能力
從修訂內容來看,更注重體現語文學科的基礎性和綜合性,優化考查內容,調整選考模塊,全面考查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主要有四點修訂內容,一是注重考查更高層次的思維能力,如鑒賞評價能力。二是適度增加閱讀量,考查信息時代和高校人才選拔要求的快速閱讀能力和信息篩選處理能力。三是現行考試大綱規定的2個選考模塊分別為“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要求學生從兩道選考題中選擇1道作答,修訂后的考試大綱取消選考模式,將“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均作為必考內容。四是在“古詩文閱讀”部分 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內容。
②、閱讀量增加時間變緊張
廣鐵一中語文科組長周瑛表示,以往的高考大綱中,現代文閱讀共有三篇,其中一篇論述類文章閱讀是必考內容,而實用類和文學類閱讀則是二選其一。現在三篇都是必考了,等于增加了一篇閱讀。一篇2000字的文章,閱讀加答題的時間約在15~20分鐘左右,如果其他題量沒有減少,就意味著語文高考答題時間將更加緊張。同時,這對許多學生的備考也會產生影響,因為一些學生為了節約時間,有的放矢,就會主攻實用類文章閱讀,而基本放棄了文學類閱讀,大綱調整后,因為過去練得少,他們在文學類閱讀上可能要下更大的力氣。另外,新大綱對古詩文閱讀的要求也提高了,而這恰恰是廣東學生比較薄弱的部分。增加的“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更是需要平時積累,不能“臨急抱佛腳”。“近年來文言文閱讀以傳記為主,考查的文化常識有官職、紀年等,難倒了不少考生。關于節氣、習俗類的內容考查得比較少,但考生在備考時也不能忽略。”周瑛說。
二、應對語文新大綱要求的攻略:
1、夯實文言文基礎
周瑛建議,在第一輪復習中,要著力夯實文言文、古詩文的基礎。從這一個月來的幾次考試來看,大部分學生的文言文基礎還是比較薄弱,此前廣州舉行了一次古詩文積累考試,平均分很低。在一次考試中,古詩詞鑒賞考了賀鑄的《浣溪沙》,其中一道題問詩詞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景色,很多學生看到了“淡黃楊柳”四個字,就寫了秋天,還有學生看到了“梅花”,就寫了冬天。但詩中有一句“東風寒似夜來些”,明顯提示了是初春。“幾乎所有學生都知道那句著名的‘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但答題時卻對于‘東風’熟視無睹,可見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還有所欠缺。”周瑛說。
考試內容修訂以后,現有的文學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二選一的局面將會結束,二者將都被列為必選范疇。而在二選一的時代,大家會將文學類文本默認為小說,實用類文本默認為傳記。因此,學生只要對小說和傳記其中的一種文體進行熟練掌握便可輕松應對高考。這樣做的弊端顯而易見,學生的閱讀范圍偏窄,文學素養也會大打折扣。而修訂之后的語文考試則打破了這一壁壘,學生必須能夠熟諳小說,戲劇,散文,科普文,學術論文,傳記,訪談等多種文體,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做到大量閱讀。
3、有針對性的對閱讀進行限時訓練
如果說2015、2016兩年高考變化最大的是作文,那么2017年變化最大的是閱讀。閱讀量大了,而閱讀時間未必增加太多;閱讀的文本體裁多了,考查的思維能力也多了。面對這種變化,建議考生應該對各種文體進行有針對性的
限時訓練,以提高閱讀速度。
其實,在語文教學中, 閱讀能力一直都在強調,快速閱讀能力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備技能,如何學習快速閱讀?精英特作為目前快速閱讀行業最專業的機構,能給你提供最好的指導,詳情可點擊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www.ss69.net)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