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外科醫生司湯娜夫人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就開始注意培養他的觀察能力,結果她的孩子在9歲時就通過了大學的入學考試。
剛開始的時候,每當走過街道、森林、海濱時,司湯娜夫人就會讓孩子描述這些景物。接下來,司湯娜夫人又讓孩子描述街上行人的衣服顏色。這些訓練都是為了培養孩子敏銳的觀察力,司湯娜夫人把這種訓練叫做“練眼訓練”。
訓練的難度不斷加大。當孩子的觀察能力提高后,司湯娜夫人又開始對他進行回想訓練。例如,從商店的櫥窗前走過后,她會和孩子進行比賽,看誰記住櫥窗里物品的數量多。
經過反復訓練,孩子的照相記憶能力逐漸養成。只要看上一眼,他就能把櫥窗里陳列的物品大致記下來。
司湯娜夫人帶孩子去朋友家做客,孩子只看了一眼就把朋友家里的布置記了下來。后來,他的記憶力越發出眾,一頁書只要看上一眼就可以記住。
5歲時,這個孩子在紐約的教授們面前展示了神奇的記憶力,他看了一遍就把一首長詩一字不差地背了下來,就是每天這種看似不經意的訓練,讓孩子具備了如此神奇的能力。
如何訓練自己的右腦照相記憶能力?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種訓練右腦照相記憶能力的方法
首先,在眼前30厘米處舉起左手的食指,凝視5秒鐘,然后閉上眼睛,在腦中呈現出食指的圖像。如此反復兩三次,最后用鉛筆把食指的圖像在紙上畫下來。
這個練習中要注意的是,不要一邊看著自己的食指一邊畫,而是回想食指在腦中的圖像,利用記住的圖像將其畫下來。
做完食指訓練,可以進行草莓、橘子、檸檬的圖像訓練。
再進一步的話,根據相同的訓練要領,畫自己、父母及兄弟姐妹的臉。這些訓練可以很好地培養右腦的能力。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去美術館看展覽或者看一些畫冊。這時,我們不要去分析圖畫內容的意義或者它的表現技法,而是要獲得一個整體的感覺。盡量在一瞬間用直覺把握圖畫。然后閉上眼,確認在腦中看到了圖像,如果想要取得更好的訓練效果,還可以親自把畫畫下來。即使在筆記本的空白處把人物和風景描繪下來也好,這能有效地激活右腦。
繪畫不需要語言,只要運用線條和色彩就可以了。因此我們在大腦中就可以看到杉樹濃郁的綠色、郁金香美麗的花朵。
如果把風景轉換成語言表述出來,就會啟動左腦的功能。因此,我們在繪畫時要盡量排除左腦的干擾,不要用“這個……”“那個……”這種語言來說明,而是完全用圖像來表現。這樣才能激活右腦的照相記憶能力,才能學會用鮮明生動的圖像記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