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聽說過“習慣改變命運、習慣成就未來”這樣的話語,從這些話語中我們就可以看到習慣有多大的力量。習慣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我們我們生活中的很多行為,都是被習慣支配著的。比如下班后的時間,本來是想著去讀點書,健健身,可回到家后習慣性的刷手機、玩電腦,結果一發不可收拾。
好習慣的培養和壞習慣的戒除并不容易,從大腦的角度來講,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們的大腦非常重視及時的獎勵。
雖然我們都知道好習慣會帶來益處,但大多數益處都沒辦法立刻獲得,比如鍛煉、讀書、存錢等等,其最大的益處都需要時間才能看到,直接收獲的通常是辛苦、不舒服等。而很多壞習慣則不一樣,它能帶來及時獎勵,比如抽煙可以馬上緩解你的焦慮,玩游戲可以馬上讓你獲得快樂。所以壞習慣很容易養成,而好習慣卻很難培養。
根據大腦非常重視“即時獎勵”這個特性,想要更好地培養好習慣,我們要讓好習慣帶來的好處更醒目。比如攢錢買房子,就可以專門開一個賬戶存首付,每次克制沖動消費后就把錢存到買房的賬戶里,這樣一來我們就能直觀看到賬戶余額不斷提升,這就是一種及時獎勵。
除了讓好習慣帶來的好處更醒目,我們還可以為好習慣設置額外的
獎勵。比如讓自己養成讀書的習慣,就可以在每讀完一本書之后,獎勵自己看一部想看的電影、吃一頓大餐等等。在設置額外獎勵時,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讓額外獎勵與好習慣造成沖突。比如鍛煉減肥的獎勵如果是周末去大吃一頓,那鍛煉就沒有多少意義了。
在培養好習慣的時候可以設置額外的獎勵,相反,在戒除壞習慣的時候,就可以給壞習慣設置額外的懲罰。常見的方法是找一個問責伙伴來監督自己,一旦做出壞習慣就要承擔責任。在《掌控習慣》一書中有這樣一個例子,有一個企業家希望自己每天6點前起床,他的方法是設置一條信息,每天過了6點就自動發布,信息的內容是“這個家伙現在還沒起床,回復這條消息你就能得到5美元”。這樣一來,所有能看到這條消息的人都成為了他的問責伙伴,在這種監督壓力下,他不得不早起,去后臺刪除這條要發的消息。
除了常規的獎勵,追蹤自己養成好習慣、或者是戒掉壞習慣的過程,也是一種即時獎勵。追蹤習慣的意思是記錄下自己的習慣軌跡。比如,每當你完成了每天讀書的習慣,就在對應的日期上打一個√;或者再詳細一點,比如讀了幾頁書。這樣你就能直觀的看到自己的習慣軌跡了。
追蹤習慣的直接好處在于,把追蹤這種行動本身變成了即時獎勵。因為當我們看著自己的習慣養成記錄時,通常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在不斷成為更優秀的人,當下就會覺得很滿足,從而把習慣堅持下去。就像我們很多學員在練習“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件”,培養快速閱讀的能力和習慣的過程中,隨著練習的跟進,從一分鐘閱讀三四百字,到500字、600字、700字......這樣一級一級的逐步提升的過程中,我們能夠直觀的看到自己的進步,感受到自己在逐漸變厲害、變優秀,從而更好地做到努力和堅持。
記錄習慣的另一個好處是提醒我們不要半途而廢。在培養好習慣或戒掉壞習慣這條路上,最怕的是半途而廢。當你產生放棄的念頭時,看看自己記錄的行動軌跡,你就會意識到:都已經走了這么遠了,現在放棄就太可惜了,之前的努力就白費了。這種心理,通常會促使你更好地堅持下去。
所以在培養好習慣和戒掉壞習慣的過程中,做一做記錄吧。
除了獎勵的策略,還有很多
培養好習慣戒掉壞習慣的策略:比如“加入特定的群體,接受群體的熏陶來改變行為”。例如你想培養自己多讀書的習慣,就多和愛讀書的人做朋友,或者加入一些讀書圈子。再比如“改變
思維模式,多關注好習慣可能帶來的益處、壞習慣可能帶來的壞處”。
例如你想通過學習“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掌握快速閱讀的能力,就可以多想想掌握快速閱讀之后可以給你帶來的好處。像是幫你提高讀書效率,這樣你每個月就能多讀幾本書,實現自我的快速提升等等。或者是采用“微習慣策略”。所謂
微習慣,就是微小到讓自己沒有行動壓力、可以隨時隨地完成的習慣。例如你想養成每天讀書的習慣,那就先從每天讀一頁書開始。每天讀完一頁之后,你可以選擇放棄,也可以選擇繼續,但一頁是必須完成的量。
有了方法,就是實踐的問題了,如果你覺得某個方法對你有用,就不要停留在知道這個層面,要親自去試試,并堅持一段時間看看。文/速讀G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