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迫在眉睫,大家都想考個好成績,那么究竟怎么利用這段時間好好復習呢?以下這些方法是小編根據許多學霸的
復習方法總結的,如果大家能按照這些方法復習的話,相信每門功課提高20分絕對不是問題!
幾種不良復習習慣
打題海戰
有些同學覺得復習就是做題,難度越大越好,其實不然,做難題至少有三方面的負面影響:
一是影響自信心,產生消極的心里暗示,自己嚇唬自己;二是會打亂學習思路,知識是成體系的,理解了才能運用;三是會耗費大量精力,使自己得不到適當的休息。
因此,想要期末考試取得好成績,就不要再挑燈夜戰,分秒必爭了吧。只有大腦得到了充足的休息,才能更好地發揮它的作用,所以同學們要有規劃地復習,做到
勞逸結合。
放棄難題
大多數同學對于難題向來都是避而遠之,主動放棄,其實這是極不明智的做法。難題雖然相比較常規題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只要細心并掌握知識邏輯,解決它也是分分鐘的事情。
很多難題本身并不難,只是善于用一些彎彎繞繞的詞句來迷惑我們,所以遇到這類題,我們首先明確它考的是哪個知識點,然后反復鞏固知識點,從問題中找到突破點,知識是成體系的,先理解,再運用,相信你們一定可以打敗難題!
只盯弱項
有些同學平時覺得自己還可以,但到考前幾天,開始大量發現自己的弱點:這些單詞怎么沒印象,這個題還不會做……于是便重新開始復習,一旦考試必然大腦亂作一團,原來會的知識也記不起來了。所以,在考前無論發現了什么弱點,都不要過多地去想,要有一個平常心:現在是復習已掌握的知識的時候,而不是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
常用的復習方法
及時復習
艾賓浩斯記憶曲線告訴我們一個規律,那就是人們對于剛學過的東西,總是一開始忘得快,過一段時間就逐漸減慢。所以,我們每天要先復習當天所學的內容,復習之后再做作業,每天晚上睡覺前還可以想一想:“我今天都學了什么!”然后在頭腦里把這些東西過一遍。如果不及時復習,時間一長就容易忘記,許多內容最后集中到一小段時間復習,效果自然不好。
分散復習
如果有60分鐘的復習內容,你是復習完呢?還是分成幾段間隔復習呢?心理學家很早就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實驗,實驗的結果表明:分散復習要比長時間的集中復習效果好。對于你們來說,結合身心發育的特點也要求采用分散復習的方式,所以,你可以將整個復習計劃分散成好幾個階段,中間做好休息,緩解疲勞,這樣復習的效果也會更好。
交叉復習
當同學們同時面臨幾門課程的復習任務時,最好采用交叉復習的方式,即這30分鐘復習語文,休息后換成數學,再之后又變成別的什么,這樣復習的好處是不會讓你產生厭倦心理。
讀寫結合法
這么做可以加大對基礎知識、基礎技能的復習力度,做到溫故而知新,充分利用點滴的時間,爭取多記幾個公式,多背一篇課文,多溫習一遍老師講的重點。
查缺補漏法
在對知識點進行梳理的時候抓住重難點,同時,還可以把平時作業中所出現的錯誤再分析,確保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學習很苦,結果很甜!同學們要相信,只要你在期末復習時期再努力一把,就一定能取得心儀的成績,還在等什么?不抓緊時間,去復習嗎?!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