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整理了一份黃金晚自習時間安排準則,絕對學霸私藏級別!文中會教大家如何高效利用晚自習時間學習,尤其文末附有初中年紀的晚自習安排計劃建議,方法都是相通的,因此高考也同樣適用。
黃金晚自習時間安排準則
準則一:學科之間輪流學如果自習的時間是由自己來安排,而學習的時間又足夠長的話,為了避免一直學習某一個科目枯燥和注意力下降,可以學習完一個科目后,再換另一個科目,換個科目換個思維方式,可以讓學習不那么無聊。
準則二:晚自習課間,出去透透氣晚自習的時間比較長,少則2個小時,多則3個多小時,可能一直坐在教室,會十分疲倦。因此課間時間,可以出去呼吸一口新鮮空氣。如果時間安排的緊湊,在教室內(nèi)站一會,或靠著閉眼放松五分鐘也是可以的!
準則三:晚自習結(jié)束前的15分鐘,可以做這件事不知道伙伴們會不會這樣,距離晚自習結(jié)束還有15分鐘的時候,原本安靜的教室開始吵起來了。幾乎這15分鐘,大家的心都開始奔向遠方,此時,如果已經(jīng)受到干擾,那就索性不要再去學習,可這不代表無所事事,建議利用這焦躁的15分鐘,來梳理一下今天哪些事兒做好,哪些事兒沒做好,然后給明天的任務做一個大致的安排。
晚自習期間這三件事不要做
1、與記憶相關(guān)的學習。晚自習時間,并不是
人的記憶力最好的時間,有些同學拿來背誦知識點,可能效率比較低,因此這個時間不建議用來背誦。當然也因人而異,如果你覺得晚自習記憶力較佳也沒問題。
2、一心多用。有的同學在自習時候,喜歡邊聽音樂,邊做作業(yè),雖然這個也是因人而異,但是感覺還是注意力集中點比較好,不然很容易不小心就走神了。
3、一復習不進去就安慰自己說放松一會兒。盡管有時候
復習效率低,確實需要放松一下,但更多情況下,其實沒有自己想的那么需要放松,建議試著逼自己去集中注意力,否則一不想學習就放松,可能只是自己騙自己而已,長此以往,養(yǎng)成習慣,只想放松的心情就變得理所當然了!
附:初中各年級晚自習安排
初一、初二年級晚自習按三個階段來安排
第一階段:復習
如果一道作業(yè)題需要反復翻書才能找到答案,而且因為不熟練出現(xiàn)各種錯誤,因此會造成浪費時間,浪費作業(yè)的價值(檢驗當天的學習效果)。磨刀不誤砍柴工,在中學學習上,就要先復習再做作業(yè),這樣效率更高。
那么,復習應該看哪些內(nèi)容?
1)閱讀白天老師講解的教材內(nèi)容,包括課本里面的定義、概念、例題等,根據(jù)課上老師的講解,重新把思路理一遍。
2)整理、補充、完善自己的課堂筆記,對于課堂上簡寫的筆記,要根據(jù)自己當天的課堂學習補充完整,既可以復習一遍重要內(nèi)容,又可以方便以后再次復習。
3)解決聽課過程中遺留的問題。課堂上難免有些內(nèi)容聽不懂或者對某些知識點理解有些模糊,在進行了以上兩步之后,再看看課堂上聽不懂的點是不是都懂了,如果還是不懂,最好用本子記下來,課下去問老師或者同學。
第二階段:做作業(yè)
在完成當天的課本內(nèi)容復習之后,及時檢查學習和復習成果是最好的知識鞏固行為。
1)挑自己不擅長科目的作業(yè)先做,讓自己精力最好的時候去攻克不擅長的科目,對于提高弱科有顯著效果。
2)作業(yè)中努力嘗試過依然不會的題目,先放到一邊,找其他時間去問老師和同學。
3)作業(yè)量如果太大的話,那些重復次數(shù)多、抄寫性的作業(yè)可以先緩一緩,等做完其他的作業(yè)感到頭腦沉重,思考東西比較費勁的時候再做,當做
放松大腦。
4)識記性的作業(yè)和推算性的作業(yè)交叉進行。
第三階段:課文預習
每天的晚自習時間都要有意識的留一點時間來預習明天將要學的內(nèi)容,對即將學習的新知識做到心中有數(shù)。
1)閱讀教材,了解明天要學的知識,重點看看自己哪些點感覺特別難,做好記號,在聽課的時候,重視這些點的聽課。
2)閱讀完后,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嘗試去看看課后的練習(不會的題目,如果通過翻閱參考書也解決不了,就做好標識,明天在課堂或課后解決)
3)對照前面所學內(nèi)容以及預習的內(nèi)容,看看有哪些知識是與明天所學內(nèi)容有關(guān)聯(lián)的知識,抽點時間回看一下舊知識。
初三年級
初三已正式進入緊張的學習時期,老師可能沒有特別多的時間來安排晚自習,因此初三的晚自習要有計劃和有安排的進行,時刻保持著高度的主動性。
晚自習是難得的“備考”時間,同學們可利用這段時間做以下幾個事情:
①利用晚自習重點突破某一塊專題。集中對中考常考的題型或者還未掌握的一類題型,進行有針對性地訓練。多琢磨這一類題型,其實考試翻來覆去就那些題型,因此可以做集中的整理和專項訓練。
②進行綜合性的訓練。利用自習完整的時間,模擬考試來做考試訓練。比如用40分鐘時間,做一套數(shù)學的選擇題,嚴格按照考試時間來做限時訓練,一是提高做題速度,二是提升綜合能力,三是考察哪些題型還不夠熟練需要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