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身有大量閱讀的習慣,也掌握多種閱讀方法,比如各種快速閱讀的方法,所以在看到《洋蔥閱讀法》一書的目錄章節時,發現大部分方法我都曾在其他書籍或課程中學習過,也就沒怎么上心,偶然翻開書籍,快速閱讀了一遍此書之后,發現還是值得一讀的。
這本書第一個讓我感覺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作者用了一個出海冒險尋寶(洋蔥島)的比喻來設計他的內容,每一章節就是一個關卡,其主要內容也都用一個人物來比喻,我也就按照這個思路來整理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關:鸚鵡哥
教我們如何解決閱讀時會碰到的一些問題,如不專心、沒有閱讀興趣、如何提升記憶力等。想要提升閱讀水平,本質是要提升對閱讀的興趣,這里有7個建議:了解大腦偏好(大腦喜歡簡潔化、結構性強、圖像化的內容,大腦喜歡獎勵)、精力管理、注意力管理、提升專注力、提升記憶力、進入心流狀態、養成閱讀習慣。
關聯閱讀:靜不下心來讀書怎么辦?給你6種解決策略!
第二關:章魚哥
教我們如何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和內容來進行閱讀和學習。碎片閱讀的核心是“概念”,學習概念之后,將它們組合起來,這需要三個步驟/能力:①收集信息(從文章、視頻、音頻、書籍中收集),提煉出概念;②關聯自己的經驗;③將信息、知識融合進自己的知識體系中。關聯閱讀:
碎片化學習要有效,要學會運用心智圖!
在本書中,有一個快速閱讀的具體步驟:提問→預習→掃讀→切重點→復習。
①提問:我為什么要讀這本書,有沒有讀過類似的書?提出三個開放性的問題。
②預習:閱讀封面、封底、序言、后記了解書的結構,是否值得讀,是否有幫助,勾畫感興趣的章節,修正提出的問題。
③掃讀:快速地把整本書翻一遍,掃的過程中可以做一些標記。
④切重點:通過九宮格筆記、RIA便簽讀書法、概念卡片,把這本書里的核心概念搞清楚。⑤復習
九宮格筆記。這是一種將整本書的重點通過一張紙來表現的方法,具體是:將一張紙,劃分為書名、問題區、概念區、精彩區(啊哈)、待辦區等區域,以結構化的方式拆書,通過掌握基本、重要概念來回答問題,并與自身經驗結合,明確下一步需要怎么做。(九宮格筆記很早就聽說過,但我自己一直沒有用過,詳細了解之后感覺挺好,可以試一試。)
→閱讀前提出問題,能夠讓大腦感興趣,覺得這本書值得讀,從而調動更多精力來閱讀。
→概念區包含書中關鍵的概念和釋義,能夠回答問題區中的三個問題,這也表明我們已經基本看懂了該書。每個概念又可以做成一個概念卡片或視覺化卡片。
→精彩區是用來記錄讀書時那些感到驚喜意外的地方(啊哈時刻)。
→待辦區是用來寫接下來我們要怎么做,如何落實、執行。
第四關:領航員
教我們如何做讀書卡片、寫讀書筆記。做筆記不單是為了記住,更多的是為了理解和應用。讀書筆記的本質是搜索能力、好奇心與獨立思考能力的延伸。
第五關:機械師
教我們怎么建造出一艘屬于自己的船,也就是進行“主題閱讀”,快速地將某個領域的知識體系給搭建出來。進行主題閱讀的時候,你可能會(需要)同時讀好幾本、十幾本書,所以在書籍式主題閱讀的時候,可以遵循三個步驟:
→預習:瀏覽書籍的目錄、序言等介紹,然后挑選適用的書籍,最后根據主題選擇性的閱讀書籍中的相關內容。
→搭建框架:可以用黃金圈2W1H(為什么、怎么做、做什么)法則。
→尋找答案:用框架或者問題從書中找答案;整理答案,做篩選和甄別,并標記適用范圍。
主題閱讀是長時間的去研究一個主題、領域,需要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獲。
第六關:挖金礦工
教我們如何深度閱讀,把更深層次的概念給挖掘出來,讓你能夠在看起來沒什么的知識里面,找到更好的可用價值。一本書的價值并不在于它是不是經典,而是書中的觀點是不是能讓你大腦感到興奮,可以讓你提出很多問題,讓你可以產生任何新觀點。
深度閱讀的時候,可以遵循這三個步驟:
→尋找聯系:透過一個讓你覺得很重要的概念,進行聯想,比如想想哪些現象能夠被該理論解釋,有哪些案例等等
尋找聯系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經驗聯系,二是關聯法。這在RIA便簽讀書法中就提到過了。
→探索冰山:很多概念背后,都有龐大的知識體系支撐,概念是可以直接看到的,不能輕易看到的往往是背后的體系知識。如果想了解背后的體系,就要學會追根溯源,去尋求概念背后的理論、原理、底層規律。
第七關:黃金海盜團
教你如何實現閱讀變現,也就是如何通過閱讀賺錢。 總結起來,主要包括三種方法:寫文章賺稿費或平臺給收益,出書,在線上或線下開課。
以上就是初讀《洋蔥閱讀法》的主要知識點梳理了,如果覺得哪一條適合自己,不妨實際的去試試。
文/速讀G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