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了香港某電視臺播放的一個富人體驗窮人生活的節目(節目具體的名字忘記了),整個節目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快結束時那些富人說的一些相似的道理——社會,都在懲罰那些不愛讀書的人。
看了這個節目,我的心狠狠地痛了一下。以至于看完節目后,我就馬上在網上注冊了一個精英特速讀記憶軟件的會員,想以此來提高自己的速讀能力,也想把以前偷過的懶都補回來。
是的,數數指頭,歲月已經過了28載,要問我在這28年里最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我想我會很老實地告訴你,我痛恨自己沒有堅持讀書。
在我的概念里,“讀書”一詞有兩個含義,一是在校園里的求學;二是在自我生涯里的閱讀。而無論是哪一個含義,我都錯過了,也可以說是我自己放棄了,盡管現在的生活貌似過得不錯,但它也沒法改變“放棄”對我內心所造成的痛。
讀書,在我看來是一種選擇。是的,我不是因為家庭貧窮才放棄的繼續求學,完全是因為個人發展方向而選了一個所謂的“捷徑”。哪知道,過去看來所謂的捷徑,只是選了一條較少人選擇的路而己。
如果說求學是一場錯過,那其實還是可以彌補的,那就是通過自己自學的閱讀。但我依然是錯過了,因為懶惰,也因為原來早出社會的人,是要比別人在工作上付出更多的精力才可以站穩立腳,以至于自己忽略了應該花在閱讀的時間。
沒有堅持讀書,對現在的我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呢?我尚且不論因為學歷上的短板,會讓你在這個社會上缺少多少機會。我就談談,缺乏閱讀的人,在這個社會里會跟愛閱讀的人有什么差距吧。
知識的短板造就能力的缺乏
任何在閱讀方面沒有努力的人,必定是知識的“矮人”。一個不愛閱讀的人,又談什么提高自我,提高自身能力呢?而職場是一個講能力而不是熬年歷的地方,沒有知識,沒有能力,就注定被冷藏,更別談什么晉升與機會了。
不愛閱讀的人身邊缺乏“貴人”
都說人以類聚,物以群分,以前讀書的時候,優秀的學生通常也是與優秀的人一起學習,而差生也通常是差生混在一起逃課,這是很普遍的現象。現在在社會上,這也是很明顯的,我在公司圖書館里遇到的人,基本上都是領導級別又或者領導較為賞識的人;而在公司外的奶茶店,我總能發現普工聚集在一起閑聊八卦。這就是區別,不同一個圈子的人,很難強容。但也正因為是這樣,才造就了越不讀書,越談不上有機會。
不堅持閱讀,缺失的非但是能力,還是眼界
其實我以前讀書的時候,成績是很好的,所以才讓我自己覺得即使盡早出來社會,也無問題的。出來社會后,因為對工作的過于側重,以致一直以來都很少閱讀。后來,當再次拿起書本的時候,才發現過去那種
過目不忘,快速閱讀的能力已經一去不返,甚至連理解能力都不如從前。
更嚴重的是,我思考的方式不再像過去那樣靈活,已經被地套在一個模式里。看待事情的眼光,也不如別人的長遠。我所能延伸的點就只局限在眼前。那已經不再是一個能力的問題了,只能說是知識局限了眼界。
坦白說,就是因為放棄了閱讀,我才深深飽受著這些不安與痛苦,因為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我不能”,而是“我本可以”。不過幸運的是,我也才28歲,未來的路正長著,能通過經歷及早看懂這個道理,倒也不算太遲。所以我才特意選了精英特速讀記憶軟件,希望通過它來提高自己的速讀水平,把過往錯過的
閱讀時間都補回來。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原創文章
作者:崔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