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貫穿人一生的事,而在人生不同階段,我們應當通過閱讀不同的書籍來獲得知識,伴隨自己的成長。人與閱讀的關系,我結合我自己的閱讀經歷大致把他們分成以下三個階段。
閱讀的萌芽階段——童年。在你的記憶里,是否覺得小時候睡覺時,爸爸媽媽給你講童話故事時,特別的溫柔,你總是要聽到結局才肯閉上眼睛睡覺!為什么小孩普遍愛聽大人講故事,我想應該是童話故事能培養人的
想象力和保護孩童對這個世界最美好的認識吧。因為美好,童話故事都會在人們記憶深處儲存比較久,等到自己當上父母后還可以清晰的給兒女講述,想想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閱讀的成長階段——青少年。等到再長大一些的時候,每個孩子都開始了九年義務教育,接受學校正規的教育,認識了好多字,也具備了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此時的你不再滿足父母講的故事,經常自己查字典去看書。一面有收獲知識的快感,一面有獨立看書的自豪。
閱讀的收獲階段——成年。長大后,讀書更多的是為了連接世界的橋梁,拓展見識的踏板。看小說,看世界名著,看散文,看偵探,看詭異。我們就像放出籠子的鳥,呼吸到外面新鮮的空氣,迫不及待的想飛更遠,見識更多的風景和呼吸更新鮮的空氣。需要
大量閱讀各類書籍來豐富自己的情感和視野,急于探索小說中的故事情節和結局,讓更多的知識來擴充增長自己的談資。
其實,我的閱讀經歷也大致遵循以上三個閱讀階段的,在這里,我主要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的一些閱讀經驗。
首先是關于挑書,怎么去挑書呢?世人推崇的好書就不用多說了,在出版泛濫的年代,各種圖書充斥遍布。我們怎么去選擇好書,基于個人的判斷力,于每個人不同。對我而言,在我空閑的時候,會找簡介不錯,文筆比較好的小說來看看。比如《茶花女》,我會先看簡介,看章節,再順其自然的緊跟情節看完這本書。看完后會整體回顧章節內容,在腦海中用簡單詞語概括書籍內容,理順觀后感。再去網上看看大家的書評,書友觀后想法,對比自己有哪些沒有想到,進而有時間會繼續重讀一遍。在這個過程中。著重劃出自己喜歡的句子,這樣看書,你對這本書的認識會更加豐滿。同時,喜歡的句子我還會保留以前的習慣,在自己的本子上抄寫下來,一則,可以加深印象,二則以后翻閱自己的本子溫習這些句子會迅速些。進而吸取別人的知識轉變成自己的,這種閱讀方法是緩慢的,讀的精細,費時費力,但人的收獲會比較大,在
快速閱讀的時代,這種閱讀方式已然被很多人所摒棄,我也在思索是否需要改進......
在閱讀中還有一種目的性較強的閱讀,什么意思呢?有時,我們為了完成某種任務,會大量去查閱書籍,尋找答案,在快速閱讀的時候,人們往往能注意力高度集中,眼光也敏銳,悟性也特別高。在短期內當然是可以快速完成任務,但是這種博而廣的閱讀方法如若沒有理解,存在記憶中的時間通常會比較短暫。
讀書應該是用什么樣的方法呢?讀書是不是越多越好呢?在我看來,讀書方法當遵循博而廣、后而精的法則;閱讀量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有選擇性的研讀,每個類型的代表作,熟讀便可。后而精,悟到文章結構,意境和書籍內容,故事情節,想要傳達的思想,還有書籍好句。便可謂是精也。
讀書可以明智,可以讓人思想豐富有氣度,可以讓人明確是非有判斷力。也有啟蒙和警醒的作用。在這個浮躁的世界,越來越多的人心也開始浮躁了起來,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給自己泡杯茶,安靜的看本書,認真的悟本書,朗誦一首詩了?還在等什么,開始吧!
(※精英特快速閱讀記憶訓練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