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根據《哈佛學習力》書中提出的一些關于如何提高閱讀能力的要點,非常精辟,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首先,你需要理解并掌握2種常用的閱讀方法:
瀏覽或略讀,就是迅速瀏覽以查找某個特別的事實。如,唐朝是從哪一年開始的?或者,林肯是哪年當上美國總統的等等。瀏覽還可以用來拋開那些細節,迅速地查找信息。這種閱讀的目的是查找并記住中心思想,然后確定哪些是重要細節。
精讀。這種閱讀的目的是深刻理解并且掌握書中的知識點,需要非常仔細地閱讀,從而達到全面理解的目的,所以,在初級學習的過程中,你需要掌握略讀和精讀2種重要方法。
a.要集中精力;(找一個安靜的環境,一定要把分心的東西拿走)
b.盡量多記;(不要走馬觀花,這樣你的記憶力也會提高)
c.把閱讀內容同自己的經驗知識結合起來。(很多博學多才的人,就是因為他們可以把閱讀到的知識,全部與之前讀過的知識和經驗連接起來,像樂高積木一樣,一層一層地搭建,層次分明)
再次,如果你想提高閱讀理解和記憶能力,《哈佛學習力》中也特別提到了3個要點。
無功利無目的的閱讀,是修身養性的閱讀,是非常愜意的事情。但是,對于學生來說,閱讀是需要獲取知識,擴展視野,豐富精神,獲得某種體驗。學生時代的閱讀不同于退休人員的閱讀,學生在課堂上的閱讀,自然就常常需要帶著問題,帶著任務去閱讀,沒有問題意識的閱讀,沒有任務的閱讀,很容易興之所至隨意散漫,也很容易
精力不集中,時斷時續時續時斷,特別是對意志力還比較薄弱的學生。
但是這里我想強調一下:帶著問題閱讀,不一定非得要在閱讀的過程中受到問題的干擾或影響,完全可以一口氣讀完以后,依據問題進行回顧與整理,而不是閱讀過程中簡單的機械的按照問題一一對應的去閱讀,回答了一個問題才進入下一個部分的閱讀。這樣的好處是:因為有問題或任務意識,文章中的相應部分在頭腦中就會有更加深刻的清晰的印記,這是初級閱讀階段需要訓練的能力,我想這也是為什么“永遠帶著問題閱讀”是《哈佛學習力》中非常倡導的閱讀方法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養成“閱讀強迫癥”
一個人如果想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就必須堅持大量閱讀。閱讀對于大腦就像訓練對于身體一樣,需要不斷的刺激,從而讓大腦越來越靈活,更夠承受大,更持久的文字處理速度,否則,我們的大腦就會像由于缺乏訓練的運動員一樣,反應越來越遲鈍。
其實,大凡有所成就的人在他們的一生中都有一個貪婪地大量閱讀書籍的時期。舉個例子,12歲的托馬斯•愛迪生弄到了一張公共圖書館的閱覽證,就暗下決心,要挨個兒把這里所有的書都讀完。他利用空暇時間一卷又一卷地讀了起來,不放過一本,不漏掉一頁,一直讀完了書架上5米長的書。
提升閱讀能力是一項宏偉的訓練,要像運動員一樣不斷練習,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這里告訴大家一個小的經驗,當你感覺累的時候,你可以換位思考一下,作者在寫這些文字的時候,一定比你更累,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下,你變身成了作者,坐在椅子上像作者那樣認真。
最后再多說一句,現在很多成年人,工作以后很少會有人還能堅持讀書。一方面是由于生活、工作的繁忙,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們在學生時代就沒有
培養出閱讀的習慣和能力。希望每個人可以從小養成閱讀的興趣和能力,養成”閱讀強迫癥“,每天看不到多少字,感覺難受。如此的話,幾年后你的學習能力、知識程度會判若兩人。
最后,請你必須記住三件事:
第一、閱讀是學習一切知識的基礎。
第二、提高閱讀能力,是一生需要磨練的能力。
第三、只有多閱讀,才能穩定提高閱讀能力,不然閱讀能力會自動降低。閱讀對于大腦的作用就像鍛煉身體一樣,用進廢退,當你閱讀和認知能力提升之后,你可以訓練自己的快速閱讀能力,提升你的閱讀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