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號國際婦女節,是一個屬于女性的節日。女人的可愛有很多種,有優雅善良、有聰慧干練、有獨立陽光。對于女性,再芬芳的熏香也比不上
書香的熏陶,再名貴的裝飾也比不過知識的充實。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讀一讀女性作家的書,品讀她們的
優雅人生。
要說到優雅,首先要說海派文學的代表、出身于名門貴族的女作家張愛玲。她的文字,風趣里帶著悲涼,通透里帶著憂傷,然而字字句句都能讀出作者寄存在靈魂里的那一份品位、聰慧與細膩。比如《金鎖記》開頭的一段: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個有月亮的晚上……我們也許沒趕上看見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輕的人想著三十年前的月亮該是銅錢大的一個紅黃的濕暈,像朵云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老年人回憶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歡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圓、白;然而隔著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點凄涼。”
張愛玲的文字,對人生總有一種帶著冷眼姿態和悲憫情懷的洞悉,尤其是對女性心理的深刻洞悉。她是一個將生活藝術化、將藝術文學化、將文學靈性化的人,我們再讀她當年在上海文壇嶄露頭角的《沉香屑·第一爐香》開篇一段話:
“請您尋出家傳的霉綠斑斕的銅香爐,點上一爐沉香屑,聽我說一支戰前香港的故事。您這一爐沉香屑點完了,我的故事也該完了。”
這樣的文字,有一種雅致卻憂郁的氣質,繚繞在她的書香里。而同樣作為民國才女,有別于張愛玲的優雅而沉郁,建筑學家林徽因,是一個在文字里傳遞陽光和輕盈的女性,她的代表作《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這樣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
輕靈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
星子在無意中閃,
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你是,
鮮妍百花的冠冕,你戴著,
你是天真,莊嚴,
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后那篇鵝黃,你像;
新鮮初放芽的綠,你是;
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民國是中國女性開始覺醒的時代,她們的心情有陽光明媚也有低回宛轉,而當今是一個女性更加獨立從而更加精彩的時代。很多人熱愛的女作家三毛,就是一個把“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貫徹得最為瀟灑的奇女子。讓我們選讀她的一段人生描述,來為本期“網絡書香”收尾:
“我的半生,飄流過很多國家。高度文明的社會,我住過,看透,也嘗夠了,我的感動不是沒有,我的生活方式,多多少少也受到它們的影響。但是我始終沒有在一個固定的地方,將我的心也留下來給我居住的城市。
不記得在哪一年以前,我無意間翻到了一本美國的《國家地理雜志》,那期書里,它正好在介紹撒哈拉沙漠。我只看了一遍,我不能解釋的,屬于前世回憶似的鄉愁,就莫名其妙,毫無保留的交給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
……
這種情懷,在我認識的人里面,幾乎被他們視為一個笑話。
我常常說,我要去沙漠走一趟,卻沒有人當我是在說真的。
也有比較了解我的朋友,他們又將我的向往沙漠,解釋成看破紅塵,自我放逐,一去不返也——這些都不是很正確的看法。
好在,別人如何分析我,跟我本身是一點關系也沒有的。
等我給自己排好時間,預備去沙漠住一年時,除了我的父親鼓勵我之外,另外只有一個朋友,他不笑話我,也不阻止我,更不拖累我。他,默默的收拾了行李,先去沙漠的磷礦公司找到了事,安定下來,等我單獨去非洲時好照顧我。他知道我是個一意孤行的倔強女子,我不會改變計劃的。
在這個人為了愛情去沙漠里受苦時,我心里已經決定要跟他天涯海角一輩子流浪下去了。
那個人,就是我現在的丈夫荷西。”
張愛玲書里的細膩優雅,林徽因書里的熱情陽光,三毛書里的獨立勇敢,她們都活出了一份屬于女性的才華與美麗。再芬芳的熏香也比不上書香的熏陶,再名貴的裝飾也比不過知識的充實。“網絡書香·節日讀書”,祝每個家庭中的女性都節日快樂,祝每個家庭都因為有女性的可愛而精彩。
來源:光明網·網絡書香·節日讀書
主持人:曹雅欣,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副秘書長,子曰師說微信社總編輯,青年文化學者,獨立撰稿人、文化主持人、國藝解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