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文的文化常識100題,小伙們做對了多少呢?一起來看看答案及解析吧:
1.(B)空穴來風:比喻消息和謠言的傳播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機會傳開來。三人成虎: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
2.(A)嬋娟的意思常用者有三,1、形容姿態曼妙優雅;2、美女、美人;3、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這里的嬋娟是第三種。
3.(C)屠蘇,酒名。古代中國風俗于農歷正月初一飲屠蘇酒以避瘟疫。
4.(A)因為古人認為殺人時拿刀都是用右手,右手在前殺氣太重。所以右手握拳,用代表友好的左手在外,把右手包住。
5.(A)紅色的臉譜表示忠勇俠義,如關羽、妾維;黑色的臉譜表剛烈正直、勇猛魯莽,如包拯、李逵等;黃色的臉譜表兇狠殘暴,如宇文成都、典韋;藍綠色的臉譜表粗豪暴躁,如竇爾敦、馬武等;白色的臉譜表奸臣壞人,如曹操、趙高等。
6.(B)勝戰計:瞞天過海、圍魏救趙、借刀殺人、以逸待勞、趁火打劫、聲東擊西;敵戰計:無中生有、暗渡陳倉、隔岸觀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順手牽羊;
攻戰計:打草驚蛇、借尸還魂、調虎離山、欲擒故縱、拋磚引玉、擒賊擒王;混戰計:釜底抽薪、混水摸魚、金蟬脫殼、關門捉賊、遠交近攻、假道伐虢;
7.(C)圍欄是傳統解釋,但目前存在爭論,有以下幾種說法。一指井欄,古代井欄有數米高,成方框形圍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內,這方框形既像四堵墻,又像古代的床。二“窗”的通假字。三取本義,即坐臥的器具。
8.(A)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虛詞對虛詞,平仄為平平仄對仄平仄,很公整,上下聯又是人名對人名。孫即子孫,祖即爺爺,孫對祖天經地義;行和沖是動詞,所以可以成對;者和之同為虛詞,也可成對。
9.(B)語出歐陽修詞:《生查子•元夕》,元夕即元宵節。
10.(B)古代長度單位!墩f文》:仞,伸臂一尋八尺也。
11.(C)水墨畫追求意境,一般不用太艷的顏色來表現,所以落霞和荷花都沒辦法表現得很好,水墨畫體現不出月光灑在地上的樣子,所以更不可能是B。
12.(D)項羽破釜沉舟,一戰成名。
13.(C)“肖”“蕭”本為不同的姓。“蕭”是大姓,“肖”則是小姓,歷史上曾寥若晨星地冒出過“肖”姓,但非常罕見。1970年代推行二簡字之后,“蕭”整個字的所有義項都被合并到“肖”。
14.(A)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種行當;旦行是扮演各種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凈行俗稱花臉,又叫花面。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丑行又叫小花臉、三花臉。
15.(A)中國武術的一個傳統術語,也稱“十八般兵器”、“十八般武器”,現代人對“十八般武藝”的理解是泛指多種武器,或多種技能。
16.(B)五絕詩,全詩四句,每句5字,短小精悍,具有起承轉合,讀起來感到剛勁有力。
17.(A)戊讀wù,天干甲乙丙丁戊;加橫xū,地支亥字前位戌;加點shù,軍隊防守去衛戍。
18.(A)指鹿為馬的是趙高。白馬非馬則是一個著名的邏輯問題,出自《公孫龍子•白馬論》。
19.(C)古時候的婚禮是晨迎昏行,早上男方去女方家迎娶新娘,黃昏舉行婚禮儀式。“婚”字,拆開為“女”“昏”,其中“昏”即黃昏時刻。古人認為黃昏是吉時,所以會在黃昏行娶妻之禮,故而得名。
20.(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出自《太子少傅箴》中,它形容環境對人的影響。
21.(A)出自《孟子•公孫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22.(B)歐陽詢,唐朝著名書法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一。歐陽修,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
23.(B)李商隱和杜牧都是晚唐詩人。李賀則是盛唐詩人,有“詩鬼”之稱,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
24.(B)古代中國人主要生活在黃河流域;而且黃河自古容易缺口,是歷朝歷代治理的重點。
25.(A)“左”與“右”兩個字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人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左從(手),從工,工為男。右從(手),從口,口為女,從事輔助性工作,處于從屬的地位。并戰計:偷梁換柱、指桑罵槐、假癡不癲、上屋抽梯、樹上開花、反客為主;敗戰計:美人計、空城計、反間計、苦肉計、連環計、走為上。
26.(C)結發,漢族婚姻習俗。一種象征夫妻結合的儀式。當夫妻成婚時,各取頭上一根頭發,合而作一結。
27.(C)“鄂爾多”在蒙語中是“宮帳”的意思;“斯”是表示復數的詞,即“很多”。
28.(A)玄奘是自行去印度的,鑒真則是東渡,把佛法傳到日本。
29.(A)出處《題詩后》: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30.(A)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31.(B)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朝一座大型皇家宮苑,面積340多公頃,有“萬園之園”之稱。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里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
32.(A)是整體象形,水流動的波紋形狀。
33.(C)陽春白雪最早指戰國時代楚國的一種較高級的歌曲;下里巴人最早指戰國時代楚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歌曲。現在,陽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
34.(B)《長生殿》是清初劇作家洪昇的劇本,取材白居易的長詩《長恨歌》和元代劇作家白樸的劇作《梧桐雨》,講的是唐玄宗和貴妃楊玉環之間的愛情故事。
35.(A)文景之治是指西漢漢文帝、漢景帝統治時期出現的治世。漢初,因多年戰亂導致社會經濟凋敝,漢廷推崇黃老治術,采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
36.(D)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出自《尚書•五子之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出自《荀子•王制篇》;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37.(C)上都,位于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多倫縣西北閃電河畔。
38.(B)扁鵲見蔡桓公,故事很出名。
39.(B)《贈汪倫》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于涇縣游歷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贈別詩。
40.(B)“趙錢孫李”成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吳越地區,故而宋朝皇帝的趙氏、吳越國國王錢氏、吳越國王錢淑正妃孫氏以及吳越國的鄰國南唐國主李氏成為百家姓前四位。
41.(B)宋朝人善寫詞,蘇洵、蘇軾、蘇轍三父子都是寫詞高手。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42.(B)A和C都是道家提倡的,儒家則以人為本。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于“‘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圣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
43.(A)“殺青”一詞與古代制竹簡過程中的關鍵步驟是非常有關聯的。經過火烤處理的竹簡刻字方便、防蟲蛀,當時人們把這個工序叫做“殺青”。
44.(B)曹操帶兵攻打宛城(今河南南陽)時,部隊行軍長途跋涉,路上又找不到取水的地方。士兵們都很口渴。曹操為了不耽誤行軍,指著前面一個小山包說:“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結了許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來解渴。”士兵們聽后,嘴里都流出口水。終于到達了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45.(B)主謂式成語,本義指白色的駿馬在縫隙前飛快地越過,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光陰易逝。出自《莊子•知北游》。
46.(A)在中國傳統社會,儒家的差等之愛同傳統“貴賤有等、親疏有別”的生活結構密切相關,一方面,“愛有等差”的基本前提是以血親之愛為基礎的,對父母兄弟之愛就不同于對路人對旁人之愛,此乃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47.(C)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意思雷同。
48.(B)王羲之從鵝的步態姿勢上獲取運筆的靈感。
49.(B)不少人以為美字由“羊”與“大”兩個字構成,認為美是來源于古人認為羊大為美。其實不然,甲骨文中“美”其實是站立的人,頭戴羽毛頭飾的形狀,后來簡寫時誤作“羊”、“大”兩個字。
50.(B)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指教育一個人要從詩書禮樂、社會實踐、忠誠守信、思想情操等方面去實行。
51.(B)1015年,范仲淹以“朱說”之名,登蔡齊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寒儒”成為進士。
1256年,二十歲文天祥的即考取進士,在集英殿答對論策。當時宋理宗在位已很久,治理政事漸漸怠惰,文天祥以法天不息為題議論策對,其文章有一萬多字,沒有寫草稿,一氣寫完。宋理宗皇帝親自選拔他為第一名。
52.(A)干,象形字,象叉子一類的獵具、武器,本是用于進攻的,后來用于防御。戈,古代的一種曲頭兵器,橫刃,用青銅或鐵制成,裝有長柄。
53.(B)虞姬是青衣;ǖ┖颓嘁碌膮^別:花旦:多扮演熱情活潑、明快潑辣的年青女性。青衣:扮演的一般都是端莊、嚴肅、正派的人物。
54.(A)“尚”即“上”!渡袝肪褪巧瞎诺臅,它是中國上古歷史文獻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
55.(C)這句話是劉備在臨終時囑咐兒子劉禪所說的,意思是不要因為是件較小的壞事就去做,不要因為是件較小的善事就不去做。
56.(D)扁鵲,春秋戰國時期名醫;孫思邈,唐代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明代著名醫藥學家;只有醫圣張仲景和曹操同一時代,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
57.(A)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虛歲73歲;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虛歲84歲。連圣人和亞圣都無法過去的年齡坎,對普通人來說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58.(B)三不知,指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另外,一問三不知也有裝糊涂,假裝不知道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
59.(B)語出范仲淹《岳陽樓記》,意思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是一種思想境界,是古代修身的要求。
60.(B)出處《荀子•王制》:“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此之謂也。
61.(A)印章文字或圖像有凹下與凸起兩種形體,凹下的通稱陰文,突起通稱陽文。
62.(B)長輩用家,如家父,家兄;小輩用舍。
63.(B)講的是秦末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的事情?诚鳂淠井敱,舉起竹竿作軍旗。西漢賈誼的《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
64.(B)初唐四杰,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
65.(B)《荀子•議兵》:“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擊鼓和鳴金是古代軍事指揮的號令。擊鼓就是敲戰鼓;“鳴金”就是“鳴鉦”,并非“鳴鑼”!墩f文解字》“鉦,似鈴,柄中上下通”。鉦是古代的一種樂器,用銅制成,顏色似金。
66.(C)“大河百代,眾浪齊奔,淘去萬個英雄漢;詩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一枝女兒花”這是著名詩人臧克家為李清照紀念堂題寫的對聯。
67.(A)出自《弟子規》。
68.(C)登高賞菊是重陽節習俗。
69.(A)酒窩兒,嘴兩旁的小圓窩兒。
70.(B)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八十耄耋……
71.(B)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72.(B)河姆渡遺址是中國晚期新石器時代遺址,位于距浙江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鎮,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是中國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一。
73.(B)《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305篇。
74.(A)孫臏的叫《孫臏兵法》,又名《齊孫子》,系與《孫子兵法》區別之故。
75.(A)可以開平方。
76.(C)圖窮匕見說的是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奇貨可居說的是呂不韋“投資”秦始皇父親的故事;指鹿為馬則是趙高“欺負”秦始皇兒子秦亥的故事。
77.(B)唱念做打通常被稱為“四功”。唱指唱功,念指具有音樂性的念白,二者相輔相成,構成戲曲兩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藝,二者相互結合,構成戲曲兩大要素之一的“舞”。
78.(B)出自張九齡《望月懷遠》。
79.(B)綠葉茂盛,花漸凋謝,所以可以看出指暮春時節,也形容春殘的景象。
80.(A)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是對仗句。指時機難得,必需抓緊,不可錯過。
81.(A)中書省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的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可以駁回;尚書省負責執行國家的重要政令,尚書省下設機構包括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唐代郵驛的中央管理機構是尚書省的兵部。
82.(B)無字碑是武則天的碑。
83.(A)西湖白堤,位于西湖東西向的湖面上,長約一公里。唐代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有詩云:“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
84.(A)規:畫圓的工具,今指圓規。矩:畫直角或方形的工具。兩字組合在一起表示校正圓形﹑方形的兩種工具,多用來比喻標準法度。
85.(A)原指宋朝趙抃去四川做官,隨身攜帶的東西僅有一張琴和一只鶴。形容行裝簡少,也比喻為官清廉,為政清簡。
86.(A)雖然夕陽無限美好,可惜的是已接近黃昏時刻。出自李商隱《登樂游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87.(B)《紅樓夢》名稱,作者曹雪芹是位石頭謎,他畫過石頭畫,寫過石頭詩,所寫的書叫《石頭記》,最重要的是,主人公賈寶玉也是一塊補天頑石。
88.(B)指長江。語出《南史•陳后主紀》:“隋文帝謂仆射高潁曰:‘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南北朝的時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陳國以長江為界。隋文帝楊堅取代北周建立了隋朝后,決心要滅掉陳國,說了這句話:“我是全國老百姓的父母,難道能因為有一條像衣帶那樣窄的長江隔著,就看著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們嗎?”后來人們就用“一衣帶水”來比喻只隔了一條狹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兩地。
89.(A)“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兩句詞出自金、元之際著名文學家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一詞中。在金庸武俠名著《神雕俠侶》中,為情所困的李莫愁常常會引用此句而被廣為流傳。
90.(C)《孟子•盡心章句上》:“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
91.(C)扁鵲、華佗為神醫;李時珍則被稱為醫圣、藥圣。
92.(A)八條龍,龍頭向八個方向伸著。
93.(A)都江堰位于岷江上游,距成都市50余公里,始建于公元前256年;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
94.(B)令愛指女兒,令堂指父母。
95.(A)商人的出現確實和商代以物易物興盛有關,而這種行為也使得商部落迅速發展起來。周朝建立后,商朝的后裔,商族人由統治者變成了周朝的奴隸,生活每況愈下。商族人為了過上好日子,紛紛重操舊業——做生意。久而久之,人們便有了這樣的看法:商族人就是做買賣的人。后來,人們簡稱商族人為“商人”,這一稱呼一直沿用至今。
96.(B)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孫二娘和母大蟲顧大嫂。
97.(B)形容態度從容。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公瑾即周瑜。后來成書的《三國演義》為了刻畫蜀漢正統形象,及美化諸葛亮,把周瑜的羽扇綸巾“給了”諸葛亮。
98.(B)古時書是由竹簡構成,因而過去的劇本也就是一長卷,卷的底部有一卷軸,就像裝裱國畫的畫軸。因長卷的最后一戲靠近木軸,所以稱為大軸,大軸前面的戲,也就是倒數第二的稱為壓軸,中間的戲稱為中軸,前面的戲稱為早軸,第一出戲叫一軸。所以從純學術角度看,現在常常把最后一個節目叫“壓軸戲”實際上是不對的。
99.(B)請君入甕,武則天時期的酷吏來俊臣整治同樣是酷吏的周興,喻指以其人之法,還治其人之身。
100.(B)源自演奏撥法,所謂“正撥”和“反撥”。往下彈稱“批”,往上挑稱“把”,即“彈”和“挑”的擬聲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