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讀書,不過因為個人的
興趣不同,秉性不同,所采取的
讀書方式也就不同。有一些讀書方法是有待商榷的,于健康不利。對于此類問題,簡單說下我個人的看法。
先是一些偏科生太多。固然,書海茫茫,在閱讀的時候,我們不可能每一本書都讀,需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有選擇的讀。不過有些人的選擇面未免太過于狹窄了一些。簡單舉例,學生時代很多男同學多喜歡武俠類,女生喜歡言情類,除了此類書,其他的多不看,這對健康就大為不利。對于閱讀來說,我們需要做雜食動物,盡可能讓營養豐富一點。比方說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傳》十分引人入勝,書中除了有精彩的武打描寫、情感描寫,還涉及到了天文地理、易經八卦等太多傳統的文化內容,我們若要全面領會書中此類情節片段的精彩,就需要對此類知識有大體上的了解,了解從何而來?從書本中來。我們吃菜,需要各種調料的搭配,我們讀書,若要保證營養,同樣需要多種調料,各種不同的書籍便是調料。
讀書是一件比較文雅的事,所以很多朋友在讀書的時候,會刻意追求一個完全安靜的環境,認為這樣的環境下才能真正品味到書的好處。讀書是需要安靜的,但這不是對環境的要求,而是對內心的要求。天氣炎熱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心靜自然涼,同樣的道理,只要內心安靜了,那么即便周圍環境再如何嘈雜,也不會影響到自己。讀書應該隨時隨地可讀,隨時隨地具備安寧的讀書心境。只有具備這樣的素質,閱讀才會真正融入我們的生活。
第三種情況是有些朋友讀書過于追求完美。一本書拿在手中,要求書中內容必須完全符合自己的期許,比方說小說類。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讀的時候,也會要求書中闡述的是跟自己相似的價值觀,稍有不同,便興致缺缺不想再讀下去。比方說書中主角不是自己認可的行為,書中情節不是自己期待的發展方向等等,都會罷手不讀。須知一方面世上原本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期待一本書完全符合自己心意,本就不切實際。另一方面,我們每一個人同樣不可能十全十美,需要不斷完善,所以哪怕書中內容不是自己最想要的,甚至是表達了與自己相悖的理念,都需要耐心讀下去,謙遜一些,總會在書中發現一些積極的內容,總會有一些觸動自己的東西,一本書需要耐心得讀,批判得讀,如此,很可能這本書可以成就自己以后的輝煌。
每一位喜歡閱讀的朋友需要明白一件事,跟人一樣,書籍本身沒有所謂的高低貴賤之分,高大上的各種名著不必供起來,名不見經傳的書籍也不要漠視,將書一視同仁,多讀一些雜書,這對自己的發展很有好處,如前文所說,要做真正的雜食動物。曾經有一位著名的漫畫家十分喜好書籍,每次上街,必買上幾本才算心滿意足。時間久了,家中藏書越來越多,空閑的地方越來越小,其妻各種抱怨,可是正是這些看上去五花八門亂糟糟的書籍,全面充實了該漫畫家的知識儲備,使其在創作時各種得心應手,這種成功是可以復制的。
書籍可以讓我們無所不能,每一位閱讀愛好者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念。
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