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準備好要說明如何做主題閱讀了。我們的假設是:你已經檢視了相當多的書,你至少對其中一些書在談些什么有點概念了,而且你也有想要研究的主題了。接下來你該怎么辦?
在主題閱讀中一共有五個步驟。這些步驟我們不該稱之為規則,雖然也許我們會,因為只要漏掉其中一個步驟,主題閱讀就會變得很困難,甚至讀不下去了。我們會簡略地介紹一下這些步驟的順序,不過這些步驟彼此之間還是可以互相取代的。•
主題閱讀步驟一:找到相關的章節。當然,我們假設你已經學會分析閱讀了,如果你愿意,你能把所有相關的書都看透徹了。但是你可能會把閱讀單本的書放在第一順位,而把自己的主題放在其次。事實上,這個順序應該顛倒過來,在主題閱讀中,你及你關心的主題才是基本的重點,而不是你閱讀的書。
在你已經確定哪些書是相關的之后,主題閱讀的第一個步驟就是把這些書整體
檢視閱讀一遍。你的
目標是找出書中與你的主題極為相關的章節。你選擇的書不太可能全本都與你的主題或問題相關。就算是如此,也一定是少數,你應該很快地把這本書讀完。你不該忘了,你的閱讀是別有用心的,也就是說,你是為了要解決自己的問題才閱讀,而不是為了這本書本身的目的而閱讀。
看起來,這個步驟似乎與前面所說的,為了發現這本書是否與你主題相關的檢視閱讀當同一件事來進行。許多狀況的確可以這么做。但是如果你認為永遠都可以這么做的話,可能就不太聰明了。記住,第一步的檢視閱讀是要集中焦點在你要進一步做主題閱讀的主題上。我們說過,除非你已經檢閱過書單上大部分的書,否則你無法完全理解這個問題。因此,在確認哪些是相關的書籍的同時,還要確認哪些是相關的章節,其實是很危險的做法。除非你的技巧已經很熟練,而且對你要研究的主題已經很清楚了,否則你最好是將兩部分分開來做。
在主題閱讀中,能夠把你所閱讀的第一批書,與你后來針對這個主題閱讀的許多本書的差別區分出來,是很重要的事。對后來的這些書來說,你可能對自己的主題已經有了很清楚的概念,這時就可以把兩種檢視閱讀合并在一起。但是在一開始時,卻要明顯地區分出來,否則你在找相關章節時會犯下嚴重的錯誤,到后來要更正這些錯誤時又要花上很多的
時間與精力。
總之,要記得你最主要的工作不是理解整本書的內容,而是找出這本書對你的主題有什么幫助,而這可能與作者本身的寫作目的相去甚遠。在這個階段的過程中,這并不重要。作者可能是在無意之間幫你解決了問題。我們已經說過,在主題閱讀中,是書在服務你,而不是你在服務書。因此,主題閱讀是最主動的一種閱讀法。當然,分析閱讀也需要
主動的閱讀方式。但是你在分析閱讀一本書時,你就像是把書當作主人,供他使喚。而你在做主題閱讀時,卻一定要做書的主人。因此,在與作者達成共識這一點上,這個階段有不同的做法。
主題閱讀步驟二: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在詮釋閱讀中(分析閱讀的第二步驟),第一個規則是要你與作者達成共識,也就是要能找出
關鍵字,發現他是如何使用這些字的。但是現在你面對的是許多不同的作者,他們不可能每個人都使用同樣的字眼,或相同的共識。在這時候就是要由你來建立起共識,帶引你的作者們與你達成共識,而不是你跟著他們走。
在主題閱讀中,這可能是最困難的一個步驟。真正的困難在于要強迫作者使用你的語言,而不是使用他的語言。這跟我們一般的閱讀習慣都不相同。我們也指出過很多次,我們假設:我們想要用分析閱讀來閱讀的作者,是比我們優秀的人。尤其如果這是一本偉大的著作時,就更可能如此。無論我們在了解他的過程中花了多少力氣,我們都會傾向于接受他的詞義與他安排的主題結構。但在主題閱讀中,如果我們接受任何一位作者所提出來的詞匯,我們很快就會迷失。我們可能會了解他的書,卻無法了解別人的書。我們也很難找到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的資料。
我們不只要能夠堅決拒絕接受任何一位作者的詞匯,還得愿意面對可能沒有任何一位作者的詞匯對我們來說是有用的事實。換句話說,我們必須要接受一個事實:我們的詞匯剛好與任何一位書目上的作者相同時,只是一種巧合。事實上,這樣的巧合還滿麻煩的。因為如果我們使用了某一位作者的一個或一組詞義,我們就可能繼續引用他書中其他的詞義,而這只會帶給我們麻煩,沒有其他的幫助。
簡單來說,主題閱讀是一種大量的翻譯工作。我們并不是將一種語言翻成另一種語言,像法語翻成英語,但是我們要將一種共通的詞匯加諸在許多作者身上,無論他們所使用的是不是相同的語言,或是不是關心我們想解決的問題,是否創造了理想的詞匯供我們使用。
這就是說,在進行主題閱讀時,我們要建立一組詞匯,首先幫助我們了解所有的作者,而不是其中一兩個作者;其次幫助我們解決我們的問題。這一點認識會帶我們進人第三個步驟。
主題閱讀步驟三:厘清問題。詮釋閱讀的第二個規則是要我們找出作者的關鍵句子。然后從中逐步了解作者的主旨。
主旨是由詞義組成的,在主題閱讀中,當然我們也要做同樣的工作。但是因為這時是由我們自己來建立詞匯,因此,我們也得建立起一組不偏不倚的主旨。最好的方法是先列出一些可以把我們的問題說得比較明白的問題,然后讓那些作者來回答這些問題。
這也是很困難的工作,這些問題必須要以某種形式,某種秩序來說明,以幫助我們解決我們提出的問題,同時這些問題也要是大多數作者都能回答的問題。難就難在我們認為是問題的地方,作者也許并不認為是問題。他們對我們認定的主題可能有相當不同的看法。
事實上,有時候我們必須接受作者可能一個問題也回答不了。在這樣的狀況中,我們必須要將他視為是對這個問題保持沉默,或是尚未作出決定。但是就算他并沒有很清楚地討論這個問題,有時我們也可以在他書中找到間接的回答。我們會得出這么一個結論:如果他考慮到這個問題的話,那就會如何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在這里需要一點自我約束。我們不能把思想強加在作者腦海中,也不能把話語放進他們的口中。但是我們也不能完全依賴他們對這個問題的解說。如果我們真的能靠其中任何一位作者來解釋這個問題,或許我們根本就沒有問題要解決。
我們說過要把問題照秩序排列出來,好幫助我們在研究時使用。當然,這個秩序是跟主題有關的,不過還是有一般的方向可循。第一個問題通常跟我們在研究的概念或現象的存在或特質有關。如果一位作者說這種現象的確存在,或這種概念有一種特質,那么對于他的書我們就要提出更進一步的問題了。這個問題可能跟這個現象是如何被發現,或這個概念是如何表現出來的有關。最后一部分的問題則是與回答前面問題所產生的影響有關。
我們不該期望所有的作者都用同一種方法來回答我們的問題,如果他們這么做了,我們就又沒有問題要解決了。那個問題會被一致的意見解決了。正因為每個作者都不相同,因此我們要再面對主題閱讀的下一個步驟。
主題閱讀步驟四:界定議題。如果一個問題很清楚,如果我們也確定各個作者會用不同的方式來回答,不論贊成或反對,那么這個議題就被定義出來了。這是介于用這種方法回答問題的作者,和用另外一種(可能是相反的)方法來回答問題的作者之間的議題。
如果檢驗過后,所有的作者提供的答案只有正反兩面的意見,那么這個問題算是簡單的問題。通常,對一個問題會有超過兩種以上的答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找出不同意見彼此之間的關聯,再根據作者的觀點來作分類。
當兩個作者對同一個問題有相當的了解,所作的回答卻完全相反或矛盾時,這才是一個真正有參與的議題。但是這樣的現象并不像我們希望的那樣經常發生。通常,答案之不同固然來自于各人對這個主題有不同的觀點,但也有很多情況是來自于對問題本身的認知不同。所以在做主題閱讀的讀者,要盡可能地確保議題是大家所共同參與的。有時候這會迫使他在列出問題的時候,小心不采取任何一位作者明白采用的方法。
我們要處理的問題,可能會出現很多種不同的議題,不過通常都可以分門別類。譬如像考慮到某種概念的特質的問題,就會出現一堆相關的議題。許多議題繞著一組相互關聯密切的問題打轉,就會形成這個主題的爭議。這樣的爭議可能很復雜,這時主題閱讀的讀者就要將所有爭議的前后關系整理清楚—盡管沒有任何作者做這件事。厘清爭議,同時將相關議題整理出來之后,我們便要進入主題閱讀的最后一個步驟。
主題閱讀步驟五:分析討論。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檢驗過作品,找出相關的章節,設定了一個不偏不倚的共識,適用于所有被檢視過的作者,再設定出一整套的問題,其中大部分都能在作者的說明中找到答案。然后就不同的答案界定并安排出議題。接下來該怎么做呢?
前面四個步驟與分析閱讀的前兩組規則是互相輝映的。這些規則應用在任何一本書中,都會要我們回答一個問題:這本書在說些什么?是如何說明的?在主題閱讀中,對于與我們的問題相關的討論,我們也要回答類似的問題。在只閱讀一本書的分析閱讀中,剩下還有兩個問題要回答:這是真實的嗎?這與我何干?而在主題閱讀中,我們對于討論也要準備回答同樣的問題。
讓我們假設起頭的那個閱讀問題并不單純,是個幾世紀以來與許多思考者紛爭不已的長久問題,許多人家不同意,并且會繼續不同意的問題。在這個假設中,我們要認知的是,身為主題閱讀的讀者,我們的責任不只是要自己回答這些問題—這些問題是我們仔細整理出來,以便易于說明主題的本身與討論的內容。有關這類問題的真理并不容易發現。如果我們期望真理就存在某一組問題的答案之中,那可能太輕率了。就算能找到答案,也是在一些相互矛盾的答案的沖突中找到令人信服的證據,而且有支持自己的確切理由。
因此,就可以發現的真理而言,就我們可以找到的問題答案而言,與其說是立足于任何一組主旨或主張上,不如說是立足于順序清楚的討論的本身。因此,為了要讓我們的頭腦接受這樣的真相,也讓別人接受,我們要多做一點工作,不只是問問題與回答問題而已。我們要依照特定的順序來提問題,也要能夠辨認為什么是這個順序。我們必須說明這些問題的不同答案,并說明原因。我們也一定要能夠從我們檢視過的書中找出支持我們把答案如此分類的根據。只有當我們做到這一切時,我們才能號稱針對我們問題的討論作了分析,也才能號稱真正了解了問題。
事實上,我們所做的可能超過這些。對一個問題完整地分析過后,將來其他人對同一個問題要作研究時,我們的分析討論就會提供他一個很好的研究基礎。那會清除一些障礙,理出一條路,讓一個原創性的思考者能突破困境。如果沒有這個分析的工作,就沒法做到這一點,因為這個問題的各個層面就無法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