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妙招四:代入形似人生經驗
電影中有個詞叫“經典情節”,意思是在任何時代、任何文化下都會引起人類心理共鳴的故事結構,如親情、友情、愛情、生死、戰爭、善惡等,以這些主題展開的故事,可以任意改換時代背景而獲得觀眾的心理認同。
有些名著里的情節也是如此,“換一張皮”,只要能完美融入要置換的時代背景,處理好人物矛盾和事件沖突,同樣可以成為觀者心中的經典。這帶給我們的啟示就是發散思維,正確合理地運用聯想,把名著里的情節與現實生活、動畫影視中的情節相碰撞,用感受現實經歷和動畫影視的心態去與名著中的情節產生情感互通,如名著中的封建大家族利益集團和現實中的豪門利益集團……
雖說不同時代環境下的社會背景和文化心理都是不同的,但是在此種情節下產生的情感沖擊是一樣激烈的,就像“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吶喊與現代的屌絲對富二代發出的自嘲。所以,用相似的情感沖突,配合上對時代背景的融入,也能提高我們對名著的代入感和認同感。
閱讀妙招五:搭配相關閱讀資料
多數的名著都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并可能疊加特定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背景,而這些錯綜復雜的背景表現在名著的語言中,便是具有特定文化典故的語詞,就像古人所說的“意在言外”;西方人也有一套特定的文化和宗教傳統,用特定的行為表達特定的含義。這些擁有特定文化意義、表達特定情感的語言表達,我們在自己讀名著時可能會因為對特定文化知識的缺失而無法捕捉到其內隱的意義和情感。而這些意義與情感,如果我們不能了解,輕者,會失去許多閱讀趣味;中者,會無法對主人公的思想行為產生認同;重者,還會無法理解名著的思想內涵而把其中的語詞當“天書”。
對于這類的名著,個人強烈建議搭配相關的解讀材料,以準確把握名著中的關鍵語言點,確保正確理解作者的寫作原意。
閱讀妙招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這一點主要針對理論性的名著,如一些名人的語錄、研究名著,這類名著里一般很少有對具體故事情節的描述,而是直接以辛辣的語錄評論抨擊或專業的研究視角論述,所以需要我們獲得豐富的相關史實事件的資料才能理解。個人建議可以在閱讀的同時查閱相關的史實文字材料,或者直接觀看相關的影像資料,從真實事件中理解作者寫下的語錄、評論、論文等。
閱讀妙招七:勞逸結合、保持思維活躍
當一個人長時間只用一種方法做一件事時,一定會感到精神疲勞,閱讀名著也是如此,無論是“欲望”驅使的閱讀還是“任務”逼使的閱讀都會有乏困的時刻,為名著閱讀輔以多種輔助的趣味活動,如聽著音樂閱讀名著增添代入感,如做涂鴉筆記明晰作者寫作思路、觀看生動影像資料刺激腦回路、發揮想象力冥想名著情節活躍思維、用一目X行的速讀方法通讀全書獲得全文概要、為喜歡的情節DIY配音增添趣味......
我們仍然在閱讀名著,但增添了這些趣味活動后,大腦在做不一樣的思維活動,不易疲勞,我們也在閱讀和娛樂之間隨心DIY,想要閱讀枯燥也難!
總之,名著閱讀原本就不同于以娛樂為主的網絡小說,名著的思想性決定了它的曲高和寡,但名著中的“營養”對我們很重要,所以,我們在閱讀名著時一定要把握住作者想要透露給我們的東西,這也是一部名著的精華所在。但認真努力并不代表一定要抱冷板凳,所以我們也是可以用自己所能接受的方式來盡情個性化閱讀,讓名著閱讀不再枯燥!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網學員原創文章
作者: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