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時光為界,日夜分野。
驀然發現,讀書這件雅事,有著嚴格的時間限定,大致和人生各階段相輔相成:幼年的童話,少年的傳奇,中年的深邃,老年的閑哲。若等不及,偏要看前瞻的風景,多半也是霧里看花;必得等待多年后,才能領略那些難以言表的別有洞天。
即使在一天之內,讀書的心境也時有不同。白日里陽光明燦,心朗氣清,多艱澀幽深的文字都能讀得氣定神閑,甚至面對讓人缺氧的悲絕沉郁之作,也有勇氣撐到結局,因為知道最后一頁之后,抬眼仍有滿懷的金色陽光,拯救受傷的情緒。不用說,恐怖懸疑推理小說也只能在這朗朗白晝閱讀,其中的驚險刺激,夜深人靜時絕難消受。
暮色四合時便有不同,寧靜的夜是天然的休憩時間,塵念不起,雜念不興,只想讓每一個細胞都安靜,陪窗外皎皎月輪一起沉入這靜謐的夜色里。那些厚重的、沉悶的大塊頭都扔到腦后,只想隨心所欲地翻翻書頁,觸手處質感親切,清脆而微弱地叩動此刻的心靈。幽默的、直白的、戲謔的情節也同樣適用這樣的時間,博君一笑比賺人眼淚更加困難,更加需要高深的技巧。
若顛倒了這讀書的時序,白天讀些閑卷笑林,也就像做工時偷兩刻鐘的懶,多賺三分鐘開心。可夜來時讀些危苦幽深的紙上篇章,就像休息日臨時加班,又沒什么報償,白白賠一腔鄭重,讓人深感做了一樁賠本買賣。
由是可知,讀書宜當其年、當其令、當其時,恰到好處,豈不快哉!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