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完整地分析一個問題或某個主題,得指出這個討論中的主要議題,或是一些基本的知性反對立場。這并不是說在所有的討論中,反對的意見總是占主導的。相反,同意或反對的意見總是互相并存的。也就是說,在大多數的議題中,正反兩面的意見總是有幾個,甚至許多作者在支持。在一個爭議性的立場上,我們很少看到一個孤零零的支持者或反對者。
人類對任何領域某種事物的特質達成一致的觀點,都建立一種假設,意味著他們共同擁有的意見代表著真理。而不同的觀點則會建立起另一個相反的假設,無論你是否參與,這些爭論中的觀點可能沒有一個是完全真實的。當然,在這些沖突的觀點中,也可能有一個是完全真實的,而其他的則是虛假的。不過也可能雙方面都只是表達了整體真理的一小部分。除了一些單調或孤立的爭論之外(就我們在這里所讀的問題,不太可能有這種形式的討論),很可能正反雙方的意見都是錯的,一如所有的人可能都同意了一種錯誤的觀點,而另一些沒有表達出來的觀點才可能是真實的,或接近真實的。
換句話說,
主題閱讀的目的,并不是給閱讀過程中發展出來的問題提供最終答案,也不是給這個計劃開始時候的問題提供最終解答。當我們要給這樣的主題閱讀寫一份讀者報告的時候,這個道理特別清楚。如果這份報告就任何所界定并分析過的重要議題,想要主張或證明某一種觀點的真實或虛假,都會太過教條,失去對話的意義。如果這么做,主題閱讀就不再是主題閱讀,而只是討論過程中的另一個聲音,失去了疏離與客觀性。
我們要說的,并不是我們認為對人類關心的重要議題多一個聲音無足輕重。我們要說的是我們在追求理解的過程中,可以而且應該多貢獻一種不同的形式。而這樣的形式必須是絕對客觀又公正的。主題閱讀所追求的這種特質,可以用這句話來作總結:“辯證的客觀。”
簡單來說,主題閱讀就是要能面面俱到,而自己并不預設立場。當然,這是個嚴格的理想,一般人是沒法做到的。而絕對的客觀也不是人類所能做到的事。他可能可以做到不預設立場,毫無偏見地呈現出任何觀點,對不同的意見也保持中立。但是采取中立比面面俱到要容易多了。在這一方面,主題閱讀的讀者注定會失敗的。一個議題有各種不同的觀點,不可能巨細靡遺地全都列出來。雖然如此,讀者還是要努力一試。
雖然我們說保持中立要比面面俱到容易一些,但還是沒那么容易。主題閱讀的讀者必須抗拒一些誘惑,
厘清自己的思緒。對于某些沖突性的觀點避免作出明白的真偽判斷,并不能保證就能做到完全的公正客觀。偏見可能會以各種微妙的方式進人你的腦海中,可能是總結論述的方式,可能是因為強調與忽略的比重,可能是某個問題的語氣或評論的色彩,甚至可能因為對某些關鍵問題的不同答案的排列順序。
要避免這樣的危險,謹慎的主題閱讀的讀者可以采取一個明顯的手段,盡量多加利用。那就是他要不斷回頭參閱諸多作者的原文,重新再閱讀相關的章節。并且,當他要讓更多的人能應用他的研究結果時,他必須照原作者的原文來引用他的觀點或論述。雖然看起來有點矛盾,但這并不影響我們前面所說的,在分析問題時必須先建立一套中立的詞匯。這樣的中立語言還是必要的,而且在總結一個作者的論述時,一定要用這套中立的語言,而不是作者的語言。但是伴隨著總結,一定要有仔細引用的作者原文,以免對文意有所扭曲,這樣閱讀者才能自己判斷你對作者所作的詮釋是否正確。
主題閱讀的讀者必須能夠堅決地避免這個問題,才不會偏離公正客觀的立場。要達到這樣的理想,必須要能不偏不倚地在各種相對立的問題中保持平衡,放下一切偏見,反省自己是否有過與不及的傾向。在最后的分析中,一份主題閱讀的書面報告是否達到對話形式的客觀,雖然也可以由讀者來判斷,但只有寫這份報告的人才真正明白自己是否達到這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