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閱讀法”一共由5個步驟構成
步驟1 通過隨意翻閱,讓大腦“下載”信息
我們可以通過隨意地翻閱,讓我們的大腦“下載”信息。在進行“共振閱讀”時也是一樣,不要拘泥于具體的文字,而是以大致掃一眼的感覺翻閱即可。
翻閱書籍
一邊保持緩慢的呼吸節(jié)奏,一邊翻閱這本書。此時,雙眼只需進行大致瀏覽即可。在翻閱的同時,思考“如果用一種顏色來表示這本書,會是哪種顏色呢?”假如,手邊正好有彩筆的話,就可以從中選出這個顏色。以整體的視角來翻閱書籍,向大腦中輸入信息。
注:對這個步驟的作用很難理解,感覺就是簡單的翻書就OK了。
步驟2 使用三欄表格繪制曲線
①繪制線條
右手持書,左手握筆。用我們的身體感知書的“能量”,然后將這種“能量”反饋到左手上,從三欄表格的“右上”開始朝著“左下”的方向繪制類似山谷起伏的曲線,像這樣,我們就將書籍的“能量”記錄到了紙上。
②在感興趣的地方,標注6個以上的“↑”
接下來,看著剛剛繪制出的曲線,找到6~8個感興趣的地方,標注上“↑”符號。平均每一欄(幕)標注2個左右。
③寫下頁碼
預估一下標注“↑”的位置所對應的書中頁碼,然后寫下來。要在大腦中快速地想一下,這個標注“↑”的位置大概是書的哪一頁。頁碼即使是像56頁、121頁、228頁……這樣的隨機數字也沒有關系,把你想到的寫下來即可。
④確定優(yōu)先順序
寫好頁碼之后,我們還要確定其優(yōu)先順序。看著曲線和頁碼,心里想著哪個排第1位,哪個排第2位,像這樣確定好各自的順序。
步驟3 在曲線上感興趣的那一頁摘出單詞
首先,在翻到那一頁之前,還是要再次看一下自己寫在表格左上方的內容,確認好自己的“閱讀目的”。
①按照之前確定的順序,翻到相應的那一頁
翻到相應的那一頁,然后用眼睛大致掃一眼。此時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要仔細地去閱讀文字內容,只需大致掃一眼即可。
②摘出“共振詞匯”,將其記錄到“共振地圖”上
在我們大致掃一眼的過程中,將映入眼簾的詞匯記錄到“共振地圖”上。這些首先映入眼簾的詞匯,就是作者與你展開對話的關鍵詞匯,也被稱為“共振詞匯”。
當這些與我們“共鳴度”較高的詞匯進入到視線的那一瞬間,身體會產生微妙的反應,說不定會讓我們激動地顫抖。我們將書打開到相應的那一頁,從中摘出3~4個詞匯,并將其記錄在對應的位置上。剩下的5~6個標注“↑”的地方,也同樣如法炮制。
步驟4 憑著感興趣的單詞,帶著問題去閱讀
在步驟4中,我們將進行“孵化”和“8分鐘閱讀”的工作。在此之前,請先伸個懶腰,放松自己的身體并做深呼吸,以緩慢的節(jié)奏呼吸2~3次。然后保持這個節(jié)奏,開始嘗試下面①中的內容。
①看著“共振地圖”,找出自己感興趣或者關注的點
眼睛看著“共振地圖”,重點放在之前“步驟3”中所摘錄的詞匯上。然后,一邊問自己“什么是我想問作者的內容”“什么是我感興趣的部分”,一邊尋找自己感興趣或關注的重點詞匯。
如果找到了某個“共振詞匯”,就要在“共振地圖”上進行標記。
當你在盯著“共振地圖”看的時候,是不是會有一種“平衡感被打破”的感覺呢?也就是接收到的是不完整的內容,或者不完整的信息。
雖然只是羅列出的一些零星詞匯,但正是這些“讓你感興趣的內容”“讓你想關注的詞匯”……才是引導你去創(chuàng)新的關鍵所在。
②用8分鐘時間去閱讀(為了達成目的,閱讀自己關注的內容)
接下來用8分鐘的時間,去閱讀在①中所找出的那些“自己所關注的”或“想弄清楚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的內容。甚至也可以根據“共振地圖”上的標注,把自己“特別想看”或者“特別感興趣”的內容都讀一讀。不要被具體的頁碼所束縛,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閱讀就好。
注意,并不是要“留著以后再讀”,而是“立刻就去閱讀”。
假設只剩下5分鐘的話,想想自己還想了解哪些內容,才能達成閱讀這本書的目的。帶著這樣的問題,再用5分鐘的時間去閱讀。
請至少用1~3分鐘來調整自己的呼吸,以留出“孵化”的時間。
當然,也可以用一個晚上的時間,睡一覺也沒問題。
當想對作者提問的內容出現(xiàn)時,我們的大腦就會在那一瞬間進入自動檢索的模式。
只要我們給大腦足夠的時間,那么就能進入高精度的檢索狀態(tài)。并非單純地給出一個臨時性的“答案”,而是將大腦中的想法都匯聚到一起,找出新的想法或切入口。總之,只要有充分的時間,我們就可以將之前通過翻閱所獲得的新信息,與此前腦中既存的知識流暢地整合。
步驟5 根據從書中獲得的想法,制訂行動計劃
終于來到最后一步了。在結束“共振閱讀”之前,我們還必須“現(xiàn)在”就制訂出自己的行動計劃。
①制訂行動計劃
用3分鐘的時間,想一想如何利用你從這本書中所獲得的信息與想法,制訂出切合實際的行動計劃。計劃的內容可以按照“一周內”“三個月內”“1~3年內”的時間分割來思考,然后分別將其寫下來。
在三欄表格的第一欄空白處,寫下“一周內”的計劃內容;第二欄的空白處,寫下“三個月內”的計劃內容;第三欄的空白處,寫下“1~3年內”的計劃內容。
■重要提示
在這一步我們要做的是看著“共振地圖”,然后依據從書本獲得的想法來制訂出行動計劃。
首先,在制訂第一欄中的“一周內”行動計劃時,要將焦點放在“完成新的工作”或者“與他人見面”等方面。接著,第二欄的“三個月內”行動計劃,則要反過來花些時間關注“自己的內在”。
然后,第三欄“1~3年內”的行動計劃,則應思考若將之前“一周內”行動計劃中的某一項堅持下去的話,將會帶來什么樣的結果。內容上最好是能夠變成現(xiàn)實的、可行性較高的想法。不過,在第三欄中由于是對未來的一種設想,所以也可以是稍稍夸張一些的“夢想”。
②定好主題
最后,我們要在“共振地圖”上寫下具體的行動計劃,最快48小時以內,最慢三周以內,要制訂一個“現(xiàn)在”就可以去做的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