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也是有年齡的,所以,有些書,要用很多年才能讀懂。
比如年少時別人推薦清少納言的《枕草子》,翻了幾下,又翻幾下,始終不知道她在寫什么?不過是些隨手涂抹的文字吧。馬上放在一邊了。但年歲漸長,重拾起來,卻能看得津津有味,真是一本太好不過的枕邊書,翻頁間仿佛聞到了隔世的氣息,那些四時物華里旖旎的風情,也許都是那位才女在夜深時悄悄寫下的吧,錦服、時花、可愛的人、有趣的事,讀起來婉約輕松,初澹而回甘,燈下隨便翻翻,可消永夜。
還有,大學時代就讀過哈珀·李的《殺死一只知更鳥》,跟沒讀一樣。前些年,有朋友的孩子在美國讀高中,聽說列出的必讀書之一就有這本書。出于好奇又重新翻出來,卻看得無限唏噓:種族歧視最嚴重的美國南部,1930年代,一個黑人被控強暴白人少女,一位律師打算為他伸張正義——代價之一是:他兒子的一只手。這部獲普利策獎的經典作品1962年被改編拍成了同名電影,成就了一個奧斯卡影帝,格里高利·派克。
順手搜搜這兩位才女作家的其他書——居然很一致:沒有,一本都沒有。
《枕草子》是清少納言一生唯一作品,在這部被作者戲言為“筆也寫禿了”的作品中凝聚了作者自身的全部審美觀,凡是要對事物發表評論時,她使用最多的一個詞匯是“很有意思”,這種瞬間之美的全部體驗,含蓄雋永。
哈珀·李呢?一夜成名之后,她迅速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銷聲匿跡。她居住在養老院,不接受記者采訪,不理會粉絲的熱情。直到2015年,89歲高齡的她已中風,據說準備推出第二本書初稿,然而不久前,她去世了。
《枕草子》描述日本宮廷生活那段時光,是清少納言奉伺中宮藤原定子的時期,差不多從27歲左右至37歲左右,這是女人最成熟也是最豐盈的一段時間,有激情也有淡定。毫不停留過去的東西是:揚帆的船,一個“人的年歲,春夏秋冬。”類似的短句俯拾皆是,新鮮清麗,寧靜慈愛,不染纖塵,日后緩緩回憶起來,人生這東西,是否也正如“很有意思”這四個字?
哈珀的父親就是一位律師,她年輕時曾夢想跟自己的父親一樣做律師,但是與兒時的玩伴、后來成為作家的卡波特的友誼影響了她對終生事業的選擇,漸漸地寫作成為她唯一的生活內容。《殺死一只知更鳥》一開始只是她對父親當年接手的一個案子的回憶片段,或許是童年的創傷太深,哈珀急于靠寫作療傷,直到小說發表引起轟動之后,她才意識到自己所寫的其實是一部半自傳體的小說。
這兩個人的身世并無相似之處。清少納言是日本古代的宮廷女官,生活優越,情趣高雅而豐盈,生活精致而閑逸。而哈珀·李始終是一個內心掙扎的女人,她的創作過程實際上是揭示自己家庭秘密的痛苦過程,為了掩飾自己性格的拘謹局促,她還酗酒!獮楹挝夷X中會演繹這種穿越式串聯?
因為這樣的作家,歷史上從來沒缺少過:比煙花燦爛,也比煙花寂寞。閃爍的靈魂和才華就像掠過天際的哈雷彗星,她們一生只閃耀一回,而我們大部分人,卻需要用一生來漸漸地讀懂她們。
紫檀